没有英灵的国家,就无法成为真正的“大国”,在神圣冲击后,这已是全世界的“共识”,美国国内的混乱就是最好的例子。

想要真正的英灵快要想疯了的斯大林,为了这个英灵,哪怕是付出现役的四艘主力战舰战沉为代价他也愿意。

第492章 阅舰式

二月一日,旧金山外海。

密密麻麻的军舰,象倾剿出动的行军蚁般,铺满了旧金山港外的洋面,一眼望不到边。

战舰的森林,舰队群,都不足以形容超过六百艘的各型战舰在这儿列队的壮观场景。或许只有“战舰海”这个名词来描述这一场面,才够称得上恰到好处。

如此壮观的场面,唯有1914年和1924年英国皇家海军最巅峰时曾出现过。但是,那两次阅舰式,英国人是靠着百年积累和几十年的建设积下来的家底,舰只新旧不一,而现在停在旧金山外海的军舰,九成以上都是舰龄不超过四年的新舰。

1942年六月关岛海战,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海军被日本海军利用夜晚突袭成功,一夜之间被打几乎全军覆没,几乎是以从零开始的方式重建。

在重建过程中,美国海军还遭遇了另一次惨败,约三年前在这里被日本航母再度偷袭成功,将其刚刚从泥潭中支起的半个身子再度压入烂泥之中。

但是,仅仅只用了三年半的时间,比三年半前覆灭的太平洋舰队还要强大的美国海军,就再次浴火重生了,其复活复兴的速度,堪称是人类工业史上的奇迹。

在这支超过六百艘战舰组成的“战舰海”中,最为显眼的,是排在最前面的四艘巨型战舰——蒙大拿级战列舰。那四舰分别是蒙大拿号(bb-67)、俄亥俄号(bb-68)、缅因号(bb-69)、新罕布什尔号(bb-70)。

该舰受大和级战列舰刺激,早在1941年就开始立项设计,1943年年底开始建造,仅用了两年多一点的时间,就有四艘设计吨位高达七万吨的战舰完工服役。

七万吨的身架,早已超过了这个时代巴拿马运河的最大通过允许量,无法通过巴拿马运河。所以已完工入役的四舰,皆是在靠近太平洋的船厂建造。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美国主要造船厂大都集中在东海岸大西洋方向。而为了这四艘战列舰入役后不必绕过整个美洲走麦哲伦海峡航线进入太平洋,美国人特地用了半年的时间扩建了其在太平洋方向的船厂,使那里干船坞能够直接建造七万吨巨舰。

七万吨的标准吨位,九门十八英寸的巨炮,三十一节的高速!这样的工业奇迹,从扩建船厂到军舰下水服役,美利坚合众国的工业部门只用了三年左右的时间就创造出来了。而且这样的奇迹不止眼前的四艘,余下的两艘也将在1946年年内完工。对比一下大西洋对岸的老牌帝国主义国家英吉利,他们拼尽全力,也仅仅只是完工了一艘同级别的战列舰,这还是有所谓的“神灵开挂”的前提下。

组成这个庞大的“战舰海”的军舰,除了蒙大拿级战列舰外,还有四艘依阿华级战列舰,二十八条埃塞克斯级战列舰,八条独立级轻型航母,两条阿拉斯加级战列巡洋舰,十四条巴尔的摩级重巡洋舰,整整一百艘护航航空母舰,外加数十条的克里夫兰级轻巡洋舰,以及超过三百五十条的驱逐舰。

这些军舰密密麻麻地铺在旧金山外海,足足覆盖了超过三百平方公里的海域,而这还不是伟大的美国海军整体实力的全部!许多战舰因为战争需要被分配在他处无法出现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