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和新中国最大的不同就是,建立新中国的那伙人,他们中许多人出身也是富农、小地主、小资产阶级,家境都很不错,但这些在革命的年代中,都有“背叛”自己阶级,和自己所在阶级决裂,先革自己命,再革别人命的勇气。
所以会这样,除了两国的历史背景,文化氛围不同外,另一个原因是在新中国成立前的近百年,中国在都在无尽的压迫和奋力的抗争中不断“纠争斗争”中走过来。马列主义,社会主义之所以会在中国成功,那是无数先人在尝试了所有道路都失败后,“最后”的选择。
一棵树苗,唯有经历风吹日晒,冰冻雪掩,方能长成参天大树。中国革命最后能成功,在成功之前,已经经历了无数痛苦折磨的考验,用血与火硬生生地煅造出了一批精英。这个位面虽然有林汉开挂作弊,少了许多煅烧,但在林汉出现前,其承受的苦难要比印度这些闹“印独”的所谓“精英”们,要多到不知多少倍去。
躺在病床上,一点点地咽下最后一口气时,甘地忍不住回忆起,他从前访华,在中国遇上传说中的“东方神明”林汉,林汉对他和他的国大党的评价。
“你和你的国大党,最大的失败和错误,就是你们搞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优秀的干部,意志坚定的革命者,或者说百折不饶的印独份子,是怎么培养出来的?不是在报纸上登个广告,写篇文章,打打嘴炮就能吹出来的,而是大浪淘沙,经过激烈而残酷的斗争,用敌人的屠刀来做过滤器,意志不坚定者,淘汰!小资产阶级浪漫主义者,淘汰!能力不足者,淘汰!甚至‘运气’不佳者,也会被淘汰!”
“新中国这边的基层组织,就是通过这种以无数革命者生命为代价的淘汰再淘汰,最后才会在无数的尸体上诞生出出来的。这种以无数的革命者的生命为代价的一再淘汰,你们国大党经历过吗?连几个荣誉不列塔尼亚人抢了你们的饭碗的‘痛苦’都不能忍受,把印度交给你们这样的组织去发动革命?嗯,是进行一次‘改良’,指望你们能粉碎印度的种姓制度?我还不如去相信英国人的刺刀更有可能一些。”
当时,林汉如此尖酸刻薄地损着甘地。那时的甘地已经快八十岁了,行将就木的他哪里比得上林汉的尖牙利嘴,被林汉刻薄的言语粉碎了他一生所坚持的“非暴力不合作”主义信念,甘地的精神垮了。
失去了这口气后,甘地回国后很快就病倒了,湿婆神已向他发出了召唤。林汉当时对甘地毫不客气的指责,事后是受到了组织上的批评,被迫又做了一次检讨。但是他想到自己能用“舌头打倒甘地”,心里简直就是爽歪了,至于检讨什么的,这家伙的脸皮早就厚如城墙。检讨时,是将自己批得一文不值,心里却是坚决不改,还想着什么时候找机会再把甘地这老家伙抓出来再损一次。对于他的德性,李润石主席早就清楚,却也无奈何。
甘地最终在1953年八月时,在绝望中死去。他死了之后,尼赫鲁接过了甘地留下来的摊子,继续和英国人作斗争。只是这时的印度国大党,内部的党员为了自己个人饭碗和利益的问题,在种话问题上也是摇摆不定,造成了很大分裂,为统合这些人的意见,尼赫鲁花了很大的精力。
东南亚独立运动的兴起(1)
因为林汉一家人的“民族主义心态”带来的负面影响,印度比历史上足足多享受了整整十二年的“被殖民”待遇。
甘地死后,尼赫鲁一直努力地挣扎着。但是这时的英国人靠着大批荣誉不列塔尼亚人组成的贱民师和首陀罗师,依旧牢牢地控制着印度。
不光是印度,整个东南亚地区,在林汉邪恶的“三女儿”和同样邪恶的“四女儿”操纵下,这里的命运也同样凄惨。
1955年后,德国人在拿到中东部分油田后,已经心满意足,决定在殖民地问题上对英国持“善意中立”的态度。苏联则因为斯大林垂垂老朽即将死去,苏联内部正为权力交接的问题无瑕东顾。英国人在这儿的殖民统治,此时看上去似乎还再继续维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但是导致英国殖民地解体的最大的两个变数,却在中国和美国同时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