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诚在大帐中听着鱼贯而入的下属们的汇报,他眉头紧锁。接下来将是一场恶战,依靠的并不是骑兵精湛的骑射本领,也不是挥洒自如的骑兵战术,而是人海战术,依靠的是坚强的战斗精神。窝阔台既然选择与中原兵马汇合,企图卷土重来,而不是在平坦的草原上与他周旋,那么正中赵诚的下怀。无论牺牲多少士兵的生命,他也要让窝阔台在此留下性命。
是时候了。赵诚站起身来,一丝不苟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盔甲,将自己的长刀抽出来,用一块棉布擦亮,然后认真地系在腰间。西壁辉取来赵诚那张硬弓,这张弓曾是蒙古战将者别的最爱,如今却用来与蒙古人为敌,若是者别还活着,不知会作何感想?只是这把弓赵诚还未真正派得上用场,他是统帅,是让别人为他卖命的统帅。
年轻的参谋们立刻放下手中的活计,名册、记功簿、地图、沙盘都被迅速地打包收好,纷纷拿起自己的兵器,跟着赵诚走出帐外。身后的大帐立刻被放倒在地,被收了起来,因为赵诚又不着再使用它了,他不是直入燕京城。就是长眠于荒野里。
雨过天晴,骄阳立刻将它的热情慷慨地奉献给大地。刺眼的阳光让赵诚不自觉地眯缝着眼,他地眼前是大小将校,和他们身后林立的枪矛铁阵。数十面猎猎红旗之下,三军神情庄严地注视着自己的统帅,即使是伤号也在医官们的扶持下,如标枪一般站在赵诚的面前。
能战和不能战的将士都到齐了。出黑水城的三万人纵横大漠,面对毫无招架之力的普通牧民。损失甚微。可是,自从与一万怯薛军交锋一日夜,就只剩下两万人。赵诚相信,挨过即将到来地大战,他的军队将真正成为一支雄兵。
身为这两万人马的最高统帅,赵诚要体现出自己刚毅、果敢与临危不惧的一面。他要让他们知道自己时刻站在他们的身后,并时刻准备与他们血战到底,他要让他们知道眼下正是大好男儿搏得功名、高位与财富的好时候。他赵诚愿意慷慨,只要他们愿意付出。
赵诚将手指塞进嘴里,打了声呼哨,赤兔马高昂地嘶叫一声,跃过临时搭建的马厩。飞奔而来。
赵诚潇洒地一跃而上,他策马在阵前小步奔跑一个来回,然后登上一个高坡,高呼道:
“全体将士们。我们离开家乡已经有六个月了,有的人已经无法再回家了,而有地人即将无法回到家乡。但我要告诉诸位,我们离家越远,家乡才更安全,你们的亲人才能永久地安居乐业。”
赵诚忽然想起了成吉思汗也曾这么说过,这让他感到命运的殊途同归。他早已经习惯性地将个人的野心与部下将士的荣辱贫富联系在一起。他地身旁,中军统领秦九高举着一面最巨大的红旗。在烈风中招展,看到了这面红旗,将士们都看到了依靠。
就在不远处的谷口,仍然在不间断地战斗,传来的那时断时续地喊杀声,就是战斗的号角。
“这面军旗将会牢牢地插在谷口,无论如何我都会站在这面军旗之下,我要看着我贺兰勇敢儿郎的坚强之心到底有多大。并随时厚赏冲在最前方的勇士。我已经准备好了无数金银财宝,我希望你们能够给我一个分出去的理由。五年前。本王从西域来到贺兰山下,满眼望去,贺兰百姓的性命如草芥,妻离子散,家家都有种种不幸。他们在蒙古人的屠刀之下求饶,可是他们得到的只有血淋淋地屠刀。本王尽心竭力,方才有我贺兰河西二十二州府小治偏安之近况,我们的百姓有了笑容,我们家中的谷仓满满,我们的孩儿茁壮成长,不用再担心春黄不接之时,饿着肚子,逃荒卖身。”
“可是,蒙古人说,他们是全天下的主人,所有的外族人都应该是他们的奴隶,替他们牧羊放马,服侍他们安歇,供给他们华服美食。他们可以肆无忌惮地来到我们的家中,侵占我们地粮仓,霸占我们家中女子,索要金银。我们虽然家有余财,但那是我们双亲奔劳起早摸黑土里刨食才换来地,没有人能够随便地拿走自己的财产,更不能让有人肆意地凌辱我们地妻母。我们只有揭竿而起,用我们手中的兵器去保卫我们的家乡,保卫我们最值得珍视的东西,只有勇敢之心和我们身边的袍泽,才是我们最值得依赖的长城,一座敌人永远也打不垮的长城。”
赵诚目光所及处,人人庄严肃穆,赵诚从他们的眼中看到了战斗的热情。赵诚拔出自己的长刀,在半空中挥舞出一道美丽的弧线:“有我无敌!”
三军将士们举枪高呼:“有我无敌!”
两万将士的高呼,响彻云霄。
他们的热烈的呼声,将地上的禽类惊飞起。在高空中,数十只远道而来的秃鹫在盘旋着,强健的翅膀和超强的飞翔技巧,让它们总是能够从遥远的地方发现猎物。在苍茫的大地上,敌我双方对峙的数万士卒就是这些秃鹫心目中最可口最美味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