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伊顿公学是英国最知名的男校,以“精英摇篮”闻名世界,也素以管理严格著称,学生成绩大都十分优异,被认为是英国最好的中学,是英国王室、政界经济界精英的培训之地。曾造就过20位英国首相,培养出诗人雪莱、经济学家凯恩斯,也是英国王子威廉和哈利的母校。伊顿每年250名左右的毕业生中,70余名进入牛津、剑桥,70%进入世界名校。(感谢度娘)

天祚希望皇家学校能够成为一个高素质的象征,一个一旦学生提起自家是皇家学校毕业的,都会油然而生出一种骄傲的学校。为国家输送优秀人才,培养的都是首屈一指的世界名人,让他们从小就共同生活在一起,培养感情,为他们的未来就埋好人脉。

让人说,那个学校里出来的都是高富帅的有木有!(咳)

当然,事实也证明,天祚成功了,在他的那些得力同学的帮助之下,但由于天祚一直战着一把手的位置,所以他成为了历史上杰出的教育家。

如果当时的人能够有幸活到三百后,一定会指着这条大呼,苍天没眼啊。

咳,正题,正题。在遥远的未来,当皇家学校分成大学、中学、小学部的时候,除了大学面对世界全部优秀人才开放以外,皇家学校的小学部只招收从出生前,就已经被父辈提前预约了的贵族中的小贵族们,中学部也只是适量放松招收条件,允许家底殷实、杰出优秀但不是贵族的天才少年入学。

当然,那些在现在来看还很遥远,目前天祚还只是在努力经营着这个刚刚起步的学校,利用舆论让所有的上层圈的热门相信,只有把孩子送到这里上学,孩子才会有锦绣未来。

而至于学校的征收标准也极为严苛,身份不够高贵者,不录;天资不够聪颖者,不录,天祚不喜者,不录。也就是说,学校录取的隐藏性条件就是,容貌碍了眼不行,不忠君爱国不行,德行有亏、情商不够的也不行……

这也就直接造成了皇家学校贵精不贵多,出来的都会是各个领域的优秀人才的局面。

康熙在未来选择人才时也大多会从学校里挑选,这让很多人发自真心的觉得踏入皇家学校的大门,就等于踏入了飞黄腾达。

当然了,宗亲里面不可能都是完美的优秀人才,可是这些人又不能不管。这个时候国子监的重要性就被凸显了出来。本来国子监的监生随着这些年不断的腐蚀,早已经没有了当初国子监建立初时的风气和目的。索性,天祚干脆就把国子监定义为了一个让各位宗亲打酱油镀金的地方,真才实学不是没有,但……更多的还是游手好闲的N代们。

全国的素质教育也就在天祚和乌娜希兄妹的双作用推动下开始普及全国。

天祚走的是上层贵族开办贵族学校的路线,而乌娜希则是在沿海一代收容父母死于倭寇又或者是战争、海难的孤儿,针对不同的人展开专业训练,为国家培养了打量优秀的军事人才,也顺便洗脑了那些孩子的爱国情操,民族情结十分严重。

这样的血腥野蛮被后世多为诟病,有很多外国学者嘲讽说,也许在大清帝国看来乌娜希公主是他们的民族英雄,但对于那些被征服的国家,她就是残酷无情的侵略者、刽子手。

但是,who care?乌娜希早已经作古,而天朝则利于强国之林,屹立不倒!

第52章 屌丝的命,世界的眼泪啊,远目。

“李怀特,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