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瞒郎君,这价格是市价所定下,如若不然,还会低半成。”
“为何?”
“入城的胡商越来越多,带来的货物数量极大,且都急着出手,抢购幽州产的白糖等物,价格自然不会太高。不过,别看价格定得不高,他们将本地货物运回国内,赚得绝对不少。而且,价低的毕竟是少数,彩宝琥珀运过来,成色好的,市价反而更高。”
健仆没说话,谢安和王彪之扫过四周,沉吟片刻,眼底闪过一丝异样。
店家继续道:“小店的香料种类齐全,这位郎君可想市些?”
健仆点点头,寻常见的香料买了几样。
掌柜见生意不小,立刻走出柜台,亲自向他推荐起新到的香料,包括桓容做刺使时引入的孜然,讲明用法,还让伙计去对门食铺买些炙肉,当面请谢安等人品尝。
结果没让他失望。
本来是两千钱的生意,立刻翻了几番,超过八千钱。
“承惠。”掌柜让伙计将香料装好,送到健仆跟前,道,“金银铜钱俱收,绢帛亦可。”
以谢安和王彪之的身家,这点花费压根不算什么。命健仆将香料背起,迈步走向第二家店铺。
于两人相类,随驾的郎君乔庄出行,彼此结伴,游性更浓。整日走下来,市买的货物堆成小山,随车的行礼为之加倍。
走过专门开设食铺的长街,众人算是大开眼界。
并非说他们没见过世面。
事实上,以时下的条件来看,各家的厨夫都是顶尖,称得上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只不过,盱眙的食谱和酒庄不同他处,吸收各家之长,并有刺使府传出的秘方,不断改进烹饪技术,许多菜色样式,连谢安和王彪之都没见过。
造成的结果是,在坊市走过一圈,不少人都生出类似的念头,带个当地厨夫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