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页

大家推杯换盏,这顿酒就喝到了下午,送走了瑞恩斯坦后,李炎卿借着酒兴,吩咐道:“尔等把县衙东西两库的帐目拿来,本官看看,咱们县里还有多少家底?”

张元德瞅了一眼户房的管年李可适,这前任知县做官就混帐的很,钱谷朋友与他不怎么相得,不到半年就不做了。所以香山县的户房没有经承,只有副职的管年。

李可适急忙上前跪倒道:“回大老爷的话,这说起来,卑职就有几句不该说的话说了。咱香山是个穷县,当年永乐爷金口加封,此地最穷,这可是万万不会错的。地方上本就赋税难收,加上前些年闹倭贼,朝廷下令禁海禁鱼,鱼税牙税,都收不上来,咱的日子就更没法过了。自小的接手以来,这东西两库,就空的可以跑老鼠。等到蔡大老爷上任之后,老鼠也全都饿死了,什么活物都跑不了了。现在他还倒欠咱衙门里税银九百两,加上他挪用的粮食,前后欠银一千三百两之数,两库之内,皆空可见底,历年收支,有帐可查,望大老爷明断。”

“倒欠?”前任给后任留亏空,这在官场上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不过一般来说,新任官上任后,对于这种亏空多半是不认的。要么前任自己出钱抹平,要么上峰来一道命令,从上级单位那表态,这个帐算了,否则这个交接是交接不下来的。

蔡建德任官不满一年,就欠了一千多两银子,也就不怪他要上吊自杀了。不过这事混蛋在,你上吊是你的事,把这个亏空留给后任,做人能不能不要这么不厚道啊?

“这还不算,这次他娘子来咱县里运送先夫尸身还乡,又支用纹银百两,以为路费和安葬之用。这笔钱,还是拿县衙的大印盖章,从本地钱庄借出来的印子,将来还不知道怎么个还法。那些钱庄的人横着呢,未必怕了瑞恩斯坦和他的锦衣卫。”

“怎么?他明明欠着县里的公帑还不出,畏罪自尽,怎么还有脸找县里要丧葬银?他娘子难道有三头六臂,否则凭什么给钱?”

“老爷您有所不知,蔡大老爷这位娘子十分厉害,虽然年纪不大,可是却不好对付。她先到广州府里去哭秦庭,又拿了省里几位上宪衙门大老爷的书信,连林太守,都得给她几分面子。最后太守下话,让县里体恤她一个妇道不容易,照顾蔡大老爷是家中独苗,读书科举,费尽艰辛,不可为了银钱,就伤了士林文人的心。你说说,连太守大老爷都表态了,我们有什么办法啊。”

李炎卿听这话,顿感一阵无力。这叫什么事啊?好不容易冒名顶替来到香山做起了知县,本以为是个发财翻身的机会,没想到,接到手的却是这么个烂摊子。正牌的刘朝佐这官是怎么买的?难道是得罪了吏部的某位老爷,故意整他,把他丢到这种烂地方来做官背锅?

张元德在一旁,却又棺材敲钉似的,补上了致命一击“蔡大令这人做事忒也荒唐,不但亏空了咱县里的公帑,连天家采办龙涎香的银子,也被他亏空了。府里为了怕这事闹大,特意出钱把帐填上,可是到现在,咱还欠着府里六百两采办钱,这也是个帐啊。”

当今天子嘉靖信道,举办法事需要大量的龙涎香制备万寿香饼,而大明获得龙涎香的主要手段,就是从现居壕境的葡萄牙人手里购买。所需费用,历来是由各县分摊,这位蔡大老爷果然是胆大包天,连皇帝的公款,他都敢花,这到底是有多作死?

就在此时,外面一名衙役来报,“大老爷,现有梁员外家的总管梁兴,在外面求见,说是来拜见大老爷的。不知道您见还是不见?”

李炎卿看了一眼张元德“张经承,这个梁老员外,是不是本县的债主?”

张元德一笑“大老爷,您不能这么问。您今后只管问,可着香山县谁不是您的债主就好了。”

第二十章 欠债的是爷爷

那位管家上门,多半也是不怀好意,可是总不能躲着不见。等那位管家进来,见是个四十开外,身形矮瘦的中年汉子,一身青衣大帽,见了李炎卿,却也不跪,只骈指问道:“你便是本地新来的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