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页

在韦银豹那,石宝山是与他换了金兰谱,部下有三千儿郎,可与广西豪杰遥相呼应,互为犄角的生死至交。

在白莲教主孙无敌的档案中,他是部众八千,良田千顷,王师一到可以作为前驱,席卷广东的义军头领。在四川都掌蛮的档案里,他则是麾下有三万甲兵,旦夕之间可得两广的一路诸侯。

可按着石宝山自己的说法“呸!那些人算什么东西?他们懂刑律么?他们读过法条么?乌合之众,只配为王前驱。我家是白莲教主,白莲教是我家的产业。若是那些兵马为我所用,再加上这许多军资,天下何处不可去?大明天下注定是该由我来坐,轮不到其他人染指。只有孤,才是天命之主。可惜啊,我的大志未酬,死不瞑目。”

他这次栽的也算冤枉。本来他结交的绿林豪强加上海盗水贼,能动员出上千人。上次广东兵变时,他就想趁机起兵。可后来见广东乱军难通乱象就知道他们成不了事,自己贸然出头,反倒会白做了别人的饷源。再说,广东坐镇的总兵是俞大猷,有那人在,起兵多半就是个死。

他家中原本有个铁匠铺,可以打造些兵器。只是匠师手艺低劣,打不出什么好刀枪,手下的人马也始终武装不起来。利用广东兵变,石家倒是积累了一批铠甲兵器,实力大为扩张。

他又从日本秘密购买铜料铅料,私自铸造假钱,手中的私钱已经超过十万贯。若是再给他时间,百万贯的钱也能铸的出。

这些钱现在自然是没什么用处,也花不出去。可只要自己起兵之后,就能在占领区强行推广这些私钱。而老百姓也不会把这种钱留在手里,会第一时间花出去。

到最后,必然会让大明钱法大坏,其破坏力远比战争大的多。或者说从他手里流出一文私钱,大明就得损失百文钱来恢复秩序。李炎卿这次误打误撞,倒是为大明免去了一场大难。

这位石庄主虽然野心勃勃,时刻准备大展拳脚,但是柘林水军败的太快了。他还没准备好一切,这支叛军就一败涂地。

接着广东就是一轮暴风骤雨般的反扑,将那些英雄好汉,一个个捉去砍头。石宝山的朋友损失大半,剩下的也全都隐姓瞒名,一个个比孙子都老实。再想拉他们出来起事,还不如直接把他们杀了。按照石宝山的看法,就是复兴大业,毁于一旦,只能静待时机,以图再起。

他本有着石家祖上良好的隐忍基因,可与当年的尝胆越王一论短长。在官府眼里,他是个安善良民,是个不会出问题的普通小财主。那些衙门小吏,平日里也拿了他不少好处,自然也不会有人说他个不字。

官府有什么征召摊派,他也不曾落于人后,几次清查扫荡,他丝毫没受怀疑,安心过他的日子。这次韦银豹派子来投,他放心收容,想来也不至于走露消息。

按他的想法,韦家打的越好,对他就越有力。如果广西真的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朝廷派广东军队入广西,倒是自己的大好时机。

只要俞大猷这国朝第一将离开,自己就可以挑起义旗,成就大业。这些私钱,那些积蓄,到时候就能转换成战力,席卷两广,进可南面称孤,退也可据地为王。

对于韦刚,倒是十分欢迎,为他们安排食宿及藏身地,又请了几个广西军中悍将帮自己操练士卒,训练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