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勘之也知,一旦自己这个巡按在地方酿成民变,固然是当事知县有可能摘印,自己又能好到哪去?用一个国朝进士兑掉一个假知县,这种买卖怎么能做?可如果被这么要挟着放人,又绝对不符合他的心意。
他只好请了那位耿直耿中军过来,请他带人杀出去,到广州调兵。哪知耿直却道:“末将奉令保护王命旗牌,不得有丝毫损毁。若是有了半点折损,末将的性命都难保全。至于冲杀百姓队伍这种事,末将可万不敢做。再说我这点人马,如何冲的出这几千人的包围圈?不过大老爷放心,这些乱民如果敢冲进来末将一定给他们一个教训。即使把这条命扔下,也不会让他们损坏王命旗牌分毫。”
刘勘之见他都指挥不动,那徐天鹏的家丁东厂的番子,乃至香山本地公人也就全指望不上了。自己唯一的部下,就是这十几个南京刑部衙的捕快,还有那四十多名新招募的民壮,再有就是那些跟着自己前来查办广东的正人君子,圣人门徒。
可就在他盘算自己手头兵力之时,崔佑之又从外面进来,面色凝重“这些帮役都是香山本地人,学生只怕,外面的人和他们是乡亲。一旦内外勾连,趁夜开了衙门的门……还请东翁早做定夺。”
第三百零六章 公审刘朝佐(一)
刘勘之只想含血喷天,怒问一声“到底是谁告诉我,要招募民壮,往香山队伍里掺沙子的?怎么眼下这个时候,这些民壮都不堪用么?”
如果想看管这四十人,自己少说也得有二十人以上的兵力,可问题是眼下自己又去哪找二十人的兵力给他?
他现在也初步了解了以下情况,外面的百姓大概分为两部分。
少部分是因为米饭和肉随便吃的关系而支持刘朝佐,大部分则是因为,他们手里拿着县衙门开的白条。上面有给他们补偿款的数字,只要刘朝佐在一天,他们就有希望拿到补偿。如果刘朝佐倒了,他们的白条就可能成了废纸。
而这些人中的主力,则是分了陈家田地的前佃户大军。他们从佃农变成了自耕农,每人都分了一部分田地。而且香山这执行的土政策,田地的税收有补贴,租税并不算高,比起当佃户来,做自耕农收入略高一些。这些人自然对刘朝佐感恩戴德。
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土地转让契约还没有订立完成,那么这个时候如果把刘朝佐弄掉,这土地转让的事是否有效,谁还说的好?这些人为了快点把土地弄到手,可是在咨询公司花了钱的,又在土地上投入了太多的感情。这个时候如果土地无效,这群人如何接受的了。
刘勘之如果眼下果断宣布县衙门的一切承诺全部有效,纵然有鱼米相助,他们也多半会散去。可问题在于,这种命令,他还真下达不了。
刘勘之向来以爱民如子作为自我标榜,当初读书之时,就立志要为民请命,请天子体恤民力,爱惜黎民,不可与民争利。既然连利都不能争,这地自然就更不能争了。
他口中的民,自然不会是香山那些升斗小民,普通百姓。在这些文人君子眼中,他们怎么是民,只是蝼蚁而已。只有陈荣泰、梁瑞民这干士绅,才符合民的标准。让刘勘之为蝼蚁出头,将良民陈荣泰的田产断与这些普通蝼蚁,这自然大违他的良心,宁死不能为之。
这样一来,他解围无方,调兵无门,只好坐守孤城,想着“这香山离广州也不算太远,总不能放任这些乱民长期围困衙门。若是吴桂芳胆敢按兵不动,本官到时候就要好好参他一本,看他如何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