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爷放心,这些人都是拿钱办事的,哪有那么多的想法。他们在乎的,是天女门的资金能否及时到位,其他问题,一概不予考虑。再说起兵是要他们上阵撕杀,协助官府剿匪,却只要他们带路就有钱拿。不管是真命令还是假命令,他们都只会当真命令执行。再说,这命令前后矛盾的事,天女门干了不是一次两次,也没什么奇怪。”
柳叶青等人从张若兰口中得知了紫幽兰的身份,也只好给张若兰个面子。又想这段时间给紫幽兰身上用的刑罚也够多了,因此她成为通房丫鬟这事,在李炎卿的内宅居然没引起什么反弹。只苦了谢云裳,本以为自己的姨娘身份板上钉钉,谁想到半路杀出个天女门掌门来夺位子。这回慢说姨娘,就是通房丫头的位置都不稳当,不免每天以泪洗面。
这边李炎卿的婚事既成,下面要解决的,就是他的官位问题。大明朝的阁臣由于本身只是大学士,官衔不过五品,位分太低。在强化了内阁作用之后,阁臣一般都会加一个尚书衔,既是为了定待遇,也是为了抬高身价。可是这个加衔仅仅是虚衔,不会实任部事。真正的部事,由本部的掌印官执掌,这也是官场定例。
可惜这个规矩在高拱的时代被打破了。高拱不但身为首辅,同时还真的拿住了吏部的印把子。吏部尚书对他而言不是加衔,而是实职。
这首辅兼天官,算是开了大明官场的坏头,一时间让人议论纷纷,未来的首辅,是不是也会把这个兼职继续下去。要果真如此,还有别人的活路没有?
不过不管怎么说,眼下大明的人事权力,牢牢的掌握在高拱手中。吏部的其他人,都只有俯首听命的份。高拱今日破例没在值房,而是在吏部召集了本部所有堂官。他双目扫了一圈那些平日里高高在上的天官老爷,这些人在外省官面前颐指气使,眼下却连大气都不敢出,这种感觉……非常好。
会场十分宁静,在高拱发言之前,没有一个人敢出声。即使是呼吸,大家都努力与高阁保持同调,避免破坏气氛。过了良久,高拱才道:“今天叫你们来,是要问你们一件事。香山县令刘朝佐的官职安排,你们拿出章程了没有?”
第三百八十六章 远大前程(二)
李炎卿不过一个小小的知县,在场这些都是吏部大员。他们决定的,往往是三四品大员的前程命运,这些地方上的父母官升降荣辱,兴衰成败,也不过是他们一句话的事。让这些人聚在一处,专门开会探讨一位知县的前程问题,未免有牛刀杀鸡之感。
可是这些大员,没有一个人敢露出半点不满之意。这会是谁召开的?那可是高阁啊。高阁的安排,一定是深谋远虑高瞻远瞩,这个会议一定是意义深远,影响重大。自己必须做好记录,体会精神,否则就是有负圣恩,对不起朝廷的俸禄和高相的栽培。
高阁的话,要深印在脑海里,铭刻在记忆中,回去细细体味,品味精神。再说这刘朝佐也不是普通人,他这知县也就是一过渡,后面肯定要有重用。
这人的出身不好,按规矩说,到了四品也就是顶天了。可他又是张相的姑爷,把规矩用在他身上,似乎不大合适。这人怎么安排,确实是个难题,安排高了安排低了都不合适,这些天,也确实让这些吏部的老爷们深感为难。
在场的众位大佬心里有数,高阁别看问的是大家,其实心里早就有了章程。做了这么久的下僚,也知道自家长官是个什么脾气。
高拱向来是喜欢抓权的,做他的手下,自然要知道揣摩上级心思,但更要学会装傻。若是完全猜不透上级的想法,这官是没法做了。要是让高阁知道你完全能揣摩明白他的想法,杨修就是榜样。
大家摸透了他的脾气,自然知道什么话应该说什么话不该说。高阁与张阁,那是什么关系。当初在国子监时,就一起搭班,算的上老伙计。后来又联手做了几件大事,在朝堂上同进共退,是一对好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