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页

陈燮起来去冲了个澡,浑身清爽的出来时,顾喜还在躺着不动。可怜的小丫鬟玲珑,红着一张脸伺候穿戴,眼神不断的乱瞅,春心荡漾的厉害。陈老爷现在虽然很腐败,但是没那么禽兽。女人越来越多,小丫鬟这种能不招惹就不要招惹。

奏折最终还是出现在了崇祯的案上,下面有一段内阁的批语:值此多事之秋,事关登州,当慎之又慎。这话跟没说一样,难题还是给了朱由检。

看完这个奏折,朱由检的表情阴晴不定。站起身来,在大殿内跟拉磨的驴子似得,走了不知道多少圈,浑然不觉得累。总算是停下了,对着王承恩道:“大伴,你说朕该怎么对陈思华?内阁也好,外面的总督、巡抚,都说他是藩镇。”

王承恩直接吓跪了,磕头道:“万岁爷,奴婢不过是一个废人,如何能妄议国家干城?”

听了这话,朱由检咦了一声道:“你说陈思华是国家干城?大伴,有话可直说,朕不会怪罪。这些年,朕看明白了,大臣也好,武将也罢,都不值得深信。”

王承恩抬起磕青的额头,惶恐的看着朱由检道:“万岁爷,奴婢心里有一把尺子。这些年大明的文臣武将,他们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管您要银子。如果要了银子还能解决问题,那也就算了。结果呢,他们银子花了,流贼还是那么多,建奴还是打不过。陈思华不但不管万岁爷要银子,您交代的事情都办的妥妥当当的。建奴他打的赢,郧阳四十万流贼烟消云散。奴婢愚笨,真不知道该怎么说才是。奴婢该死!妄议大臣!”

看到朱由检的脸红了,呼吸也粗了,王承恩赶紧请罪。朱由检慢慢的平静下来,伸手拍拍他的肩膀道:“你没罪,起来吧。陈奇瑜的折子上说,王莽谦恭未篡时。以史为鉴,当知如何处置。可是他没说,该怎么处置啊。”

第三百零四章 建奴跳梁,不请而先战

堆积如山的弹章,最后的结果是不了了之。这就是崇祯的态度。早朝的时候,面对御史的接二连三的出列弹劾,朱由检一直没有说话。等到几十个文臣跪在大殿上口称:“不除陈燮,国朝不保”的时候,朱由检冷笑着开口道:“好,好,好,难得各位爱卿如此为国,就请诸位爱卿回去收拾收拾,自京营挑选精兵,带兵去灭了陈思华这个藩镇。”

安静,大殿上死一般的安静。朱由检又道:“各位爱卿,怎么不说话了?没人说,那就朕来说吧。拜托各位爱卿今后上折子言事的时候,能不能拿出一个可行的法子?一个人想不明白,那就大家一起想,还是想不明白,就拜托各位不要上弹章。折子朕都看过了,文章都是好文章,字字珠玑,发人深省。就是解决不了任何实际问题。”说完,看着跪了一地的文臣,朱由检起身拂袖,冷冷道:“散朝!”

大殿上发生的事情,自然有人给陈燮通风报信。陈老爷看了消息后,忍不住哈哈哈的大笑起来。当着应娘的面,笑的眼泪都下来了。最后给了一个评价:一群废物!

一次下水八条一千吨吨级别的战舰,这个场面真是太壮观了。多年的积累,大批经验丰富的工匠,合理的工序安排,这些都是来自现代的金手指。一条战船,从铺设龙骨开始到下水,仅仅用了半年的时间。奇山船上培养了近万人的工匠,大部分主要部件,都在岸上造好了,然后直接拼装。速度想慢都慢不下来。

陈某人站在码头上,看着接受战船的登州水师官兵,很有点美帝暴发户一个月下水一条航母的快感。这仅仅是一个开始,风帆战舰这玩意,需要试航的时间不会太多。

六月,高迎祥、张献忠、罗汝才、李自成等部见明军四集,误走兴安(今陕西省石泉以东的汉江流域)车箱峡。峡谷之中为古栈道,四面山势险峻,易入难出。时天雨两旬,被困的农民军马疲食尽,李自成用顾君恩谋诈降,以重宝诱奇瑜左右及诸将。奇瑜许。七月流贼从车箱峡脱围者计三万六千余人。

两军阵前,用财宝买路这种事情,在大明剿贼的过程中,出现的频率很高。陈奇瑜干的这个事情,其实不是个案。车箱峡之困时,登州营常时仁部赖在郧阳不走,河南流民南下,不断为其所掳。流民装船,经长江入海,转而北上旅顺下船。时黄太吉二征察哈尔,林丹汗不战而逃,途中病故。

崇祯七年(1634),后金汗皇太极为统一漠南蒙古,二次西征察哈尔。是年秋七月,后金军回师,以明边将扰其境、杀其民、匿逃人为名,七月初八日入上方堡,进围宣府。宣府守兵发炮击之,乃退走应州,兵掠大同,攻陷得胜堡。京师震动,诏令总兵陈洪范守居庸,巡抚丁魁楚等守紫荆,雁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