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顿山东兵才几天,现在那些兵的脸上都能看到血色了,穿的也整齐干净,每天傍晚列队自城外归来,就是最好的活广告。过去这些兵,活的跟乞丐差不多,现在这些兵,走路都得抬起头。低头?小心教官的鞭子!
跟随陈燮进驻济南的不仅仅是军队,还有一个以刘庆为首的商业团队。应该是急需的幕僚团队,却只有区区四个人选。莫泰、夏允彝、徐孚远、孙克咸。其中以莫泰为首,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离群独处的生活后,回到陈燮身边的莫泰立刻展现出强大的独当一面的能力。陈燮的幕僚团队的格局,就是莫泰领衔,其他三人边学习便工作。
经历一段时间的《民报》工作之后,夏允彝和徐孚远从陈燮身上看到了希望。一致认定,要扭转大明的颓势,只能是陈燮或者说是陈燮模式。这种模式的核心有两点,第一是发展工商业,打造一个庞大的立足于工商行业生存的群体。第二是打造一种社会监督机制。登州商会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代表,他们的存在意义,不单单在对地方收入的贡献,更在对官府的监督。这一点,在别的地方根本无法想象,目前只有在登州才会有这种可能。
为什么说在登州才可能,很简单,建立在陈燮提供的强大武力支撑的基础上。没有这个,就算再有钱,这些人也都是官府碗里的肥肉,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一点,夏允彝和徐孚远才会毫不犹豫的投入陈燮的幕宾团队,并且给一干故友写信,描述了一个跟传说中完全不一样的登州,发出召唤,让他们来投入到陈燮的麾下。
明末,不是每个文人都不想改变这个时代,有很多人真的在思考这个时代,不过碍于眼界和能力,他们无法改变太多。
幕僚团队来的比较晚,来到济南时已经是九月中,莫泰自京师而来,其他三人两个从登州来,一个孙克咸则一直在陈燮的身边默默的做着文书的工作,闲暇时在军中学习。
四人次第而至,汇聚之后,陈燮总算是抽空出来招呼四人,正式成立幕僚团队。过程很简单,陈燮在后院聚齐四人,茶水伺候之后,拿出一份计划书,上面标明了要做的事情和次序,每人一份拿到手后,陈燮不紧不慢的开口道:“各位,从今天开始,山东巡抚的幕僚团队,就算正式成立了。我先提醒各位一个问题,你们不要用一个幕僚的身份来看待自己的工作,而是要用巡抚的角度去看待手头的政务。我希望,将来我的幕僚团队里的每一个人,走出去干一个知县都能胜任。”
这绝对不是什么空话,只要陈燮在山东做出样子来了,山东在整个朝廷大局内能左右大局的时候,很多事情自然会发生改变。
“好,莫某明白了。”莫泰第一个表态,四人都只有秀才功名,原则上是不能为官的。但是在陈燮的帐下,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其他三人各自表态之后,陈燮这才继续道:“眼下的当务之急,就是对运河沿途卫所的整顿。这一工作,各位就不用参与了,你们要做的事情,是对巡抚权限内民政事务的熟悉,你们上手的越快,将来打造一个高效率的团队的速度就越快。我希望你们能理解并记住我的一句话,‘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共勉吧,各位,今天就到这。”
巡抚初设,仅为督理税粮,总理河道,抚治流民,整饬边关,后遂偏重军事。一开始这是一个临时职务,就是干完了活得会京师交差的。宣德、正统以后,文官集团势力的扩充和军人集团地位的下降,三司的平衡被打破。日趋激化的社会矛盾,又使三司条条分割、运转不灵。另置巡抚,坚持中央集权、地方分权原则。从临时编制到固定编制。
巡抚衙门前后堂五间,穿堂两廊,大门、仪门廊庑各若干间,东左建寝室,又东则建赏功所。大门之外,立抚安、镇静二牌坊。屏墙之南,又立三司厅,以为巡守、兵备会议白事之所。另有后院安置内眷,此为后来扩建的部分,花销从哪来的,没人说的清楚。
自卢象升离开剿贼总理位置之后,继任者王家祯完全无法胜任,原本已经是胜利在望的剿贼局面,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王家祯不能服众,上任之后,因赏罚不明,各军懈怠。最搞笑的是,因欠饷兵变的士兵,居然是王家祯的家丁。
十月,李自成冲出山区,走上了历史上高迎祥的路,一头扎进了陕西。迎面撞上了又一个猛人,这个人叫孙传庭。张献忠则冲出山区,杀向襄阳。
先不说两位造反事业热衷者的命运,先说兵部尚书张凤翼的命运。这老先生,面对清军的时候不敢打仗,还不敢自杀。但是他又知道,回头崇祯一准收拾他这个兵部尚书。以前有过先例,清军入寇一次,当时的兵部尚书,没有一个不被收拾的。所以,这老先生拿大黄当饭吃。这么干的好处,一下不会死,但是吃多了也会死,就跟慢性毒药一个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