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页

送走王平安后,常庆丰冲着宾朋道:“各位,对不住了,今天吉时已过,亲是结不成了,得改个日子,等再定下吉日,老夫必再请各位前来,今日只能作罢,老夫给各位赔礼了!”

宾朋们都道:“常大人不必如此,世事无常,难免有意外,等把日子定下来,我们必会再来,讨上一杯喜酒吃!”各人渐渐的散去了。

程周同见小孙子身上的肿消了些,心中欢喜,看来这法子还真管用。见老友仍是愁眉不展,便问道:“还有烦心事儿?”

常庆丰叹道:“别人还好说,改日再来无妨,可我的喜帖也送了刺史大人,如今改了日子,我得去通知一声啊,否则岂不大大的失礼!”

程周同啊了一声,道:“刺史大人也会来?”

常庆丰脸现尴尬,道:“刺史大人事忙,来与不来,我都不敢挑理。可改日子的事,如果我不去说一说,那就有失礼数了,我终究是他的属下啊!”

程周同点头道:“是啊,你说得对!”

常庆丰道:“今天这事儿多亏平安小神医,他是你的学生,平日里书读得如何?”

这回换程周同脸现尴尬了,道:“我有点对不住这少年,以后当好好补偿,他是要考医科的,今日看来,日后登科已是必然了!”

常庆丰嗯了声,心想:“既然日后必会登科,那我是不是应该和刺史大人提一提呢,让刺史大人提携他一下!唉,我一个小小文吏,哪有这个面子。不过平安小神医为人甚好,刺史大人如要问为何改婚期,找个由头,我一定要和刺史大人说说这事儿!”

第七十二章 长安燕乐坊

王平安等人回了酒楼,大吃大喝一顿,尽欢而散。

在赵璧和卢秀之的连连劝酒之下,王平安足足喝了两壶酒,虽然唐朝的酒度数低,但他久已不喝酒,今日一喝,竟有些上头,出了酒楼,也不回书院,叫小丫环去雇了马车,直接回了五里村。

到家之后,杨氏见儿子回来得早,还一身的酒气,忍不住问道:“儿啊,书院放学这么早吗?这离天黑还有一个多时辰呢,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王平安便把事情说了一遍,杨氏听罢大喜,原来竟是给老师家的小孙子看好了病,这可是大好事,以后儿子在学院里必不会受欺负。

正说话间,有仆人来报,说外面有客来访,听口音是长安人。王平安和杨氏都感纳闷儿,长安来的客人,可他们在长安谁也不认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