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应册》之中,对于君子处世与君子之道,圣贤是怎么说的?”
先生的问题向着士子们抛出来,同时,那双眼睛看向李辟尘。
“涉,你来回答。”
他在询问,李辟尘看着他,随后捧起了竹简。
那上面的一切都映入眼帘。
“回先生,圣人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李辟尘……或者说,应该是“涉”,如此的回应那位先生。
“很好。”
先生捧起了竹册,而对所有士子道:“念诵真应篇,你们都要记住,君子处世,君子之道,遵循圣贤之道理,一为道,二为忠,三为信,四为义,五为孝,此为重中之重。”
“先生,敢问如何说忠?”
有士子出声,恭敬询问,先生开口:“忠,是忠于何事?忠诚于君王,还是忠诚于国家?亦或是忠诚于自己?”
“忠,首先立于道之下,何为道?自己坚持之路,便是道,而这道,是小道,非天下之大道。大道是什么?太阳东升西落,四季春去秋来,人们安居乐业,天下没有战火,这就是大道。”
“所谓乐土即道,不论是求道者,还是修行人,不论是传说中的神与仙,还是那些被斥责与痛恨的妖与魔,他们都是大道的追逐着,包括我们,包括凡人,包括芸芸众生。”
“能让自己为乐,天下同乐,这就是大道。”
“忠依附于道,你忠于乐土的天下,使得人民安康,这就是忠诚,不是忠诚于国君,君王不过甲子便是两代,你忠诚的是这个天下,为百姓而请命,时刻牢记你们的言行,不要被腐朽的尘土所蒙蔽。”
士子若有所思,此时又有人问:“先生,为何五言之中,孝位列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