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页

汉魏文魁[校对版] 赤军 1936 字 2022-10-20

《太平御览》曾引《魏略》,提到过一则歌谣,说:“不畏曹公,但畏卢洪。卢洪尚可,赵达杀我。”这是指曹操在军中设置校事官,以加强对臣下的伺察和纠举,结果校事恣意妄为,搞得人人自危。这段记载,是勋在前一世是读到过的,并且《三国志》和《晋书》的多篇传记中,也提到过校事,提到过其首领卢洪和赵达之名。倘若是勋初到此世,便得识卢洪,一定可以想起这些记载来。

但是人的记忆若不加复习,总会逐渐消磨,加上“卢洪”之名实在太过大众化,所以是勋当日为济阴督邮,奉命行县,问程昱借来卢洪相助,就压根儿没往这方面去想。后来他把卢洪举荐给曹德,但是被曹操横插一杠给抢走了,倒是偶尔见着卢洪跟曹操密谈,但他本人不属于军方的系统,也不知道这位卢慈范究竟在做些什么——问了对方也不回答。现在才明白,敢情卢洪跟赵达一样,都是曹操信任的特务头子,怪不得搞得这么神秘兮兮的……

想起历史上对校事的评价,是勋一则以惊,一则以喜。惊的是校事权力很大,为害时间很长,自己今天得罪了他们,后果可很难预料啊;喜的是细思史册,似乎并无大将、谋士为校事诬杀的记载,估计他们就对付不了自己,再加上这校事尤其是赵达的下场嘛……我知道的。

就听赵达对卢洪说:“达待与典都尉同去拜谒曹公,辕门行刑,便托付于慈范了。”是勋闻言,冲过去一把抓住了卢洪的肩膀:“慈范,卿亦与某同去拜谒主公吧!”

卢洪抬起头来,朝是勋微微苦笑:“便洪、达不在辕门,斩刑终将行之。况典都尉非能言者也……”说着话瞟了典韦一眼——“若想保下孙汶性命,除非是参军去见曹公求赦。”

赵达朝他一瞪眼:“慈范,你……”

典韦虽然不聪明,可也不是笨伯,当下叫道:“也说得是,便请是参军去见主公,有某在此,定不教彼等害了孙汶性命!”

是勋眼珠一转,朝典韦轻轻点头:“如此,劳烦典都尉了。”说着话大步离开辕门,朝向曹操的主帐而去。赵达想要追上去,却被典韦牢牢按住了肩膀,一动也不能动。

赵达不禁埋怨卢洪:“军法不可废,慈范何故如此?”

卢洪瞟了他一眼,然后望向是勋的背影,缓缓摇头道:“坚钢必折……汝这般作为,不是守法,反是乱法,且我等必因汝而死无葬身之地啊……”

是勋为救孙汶,一时心急,有点儿莽撞了,竟然不等卫兵通传,就闯入帐中,求见曹操。眼瞅着曹操的脸色就有点儿不大高兴,问他:“宏辅匆匆而来,是何缘故?”是勋气喘吁吁的,开门见山地答道:“为校事欲斩孙汶,特来求赦。”曹操就问:“因何罪而欲杀之?”

一般情况下,是个人就会脱口而出:“勾结袁术之罪。”但是勋可不会这么说,而是耍个马虎眼儿:“欲加之罪。”曹操皱眉追问道:“何谓‘欲加之罪’?”是勋答道:“无物证,无人证,彼亦矢口否认,岂非‘欲加之罪’乎?”

曹操捋着胡子,面沉似水:“校事于将佐之下,有专断之权,某亦不加过问,宏辅何必多事?”你未免管得太宽了吧。是勋忙道:“主公岂可不问?专断之权,绝不可操之于下!”

他本来以为曹操喜欢听这话的,可曹操终究不是诸葛亮,当下皱皱眉头:“左右不过个把军吏,若权不下移,吾行将累杀矣。”说着话垂下头去,翻开一卷竹简,再也不瞧是勋,却问,“适才的军令、政令,宏辅可都拟就了么?”

是勋闻言,就觉得一股凉气从后脊梁上直冒上来,当下大着胆子,加上一句:“请主公赦了孙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