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低头沉吟了好一会儿,不得要领,只好摆一摆手:“且再商议。”他现在只跟是勋两个人开小会,大家伙儿思路都有限,下回再叫荀氏叔侄、郭嘉、董昭他们来商量,应该能顺利解决曹豹问题吧。当下先把曹豹抛去脑后,拈起一枚黑子放在江东——这是指孙策。
去年曹操派遣程昱南下江东,持诏为孙策、严白虎解斗。孙策倒是装模作样地听令收兵了,可是程仲德前脚才走,他后脚就杀了个回马枪,阵斩严白虎、严舆兄弟,随即兵锋南下,指向会稽,屡破会稽太守王朗。就在曹嵩去世前不久,有消息传来,王朗在东治为孙策所俘,被迫归降,孔融等乃请朝廷下诏,征王朗为谏议大夫,争取把他从孙策那贼窝里给掏出来。
孙策之用兵,如烈火疾风、迅捷无伦,相关情报通过郭嘉报到曹操面前,就连曹操瞧着都胆战心惊,脱口而出:“猘儿难与争锋也!”——这小疯狗还真难挡啊!
但是是勋劝曹操不必担心:“有陈元龙在广陵,太史子义与刘元颖在淮南,孙策不为患也,虽不能制,亦可阻其渡江。”这回摆地图提到孙策,是勋还是一贯的主张,随即在九江郡内放下一枚白子,代表太史慈和刘馥,然后又指一指东边儿代表陈登的白子,请曹操暂放宽心。
曹操微微颌首,拈起一枚黑子来,放在南郡之内——“刘表如何处?”
第二十八章、长沙张羡
刘表刘景升,在诸侯之中论起名望来,这时代仅次于袁绍,曹操都得排在他后面,论起势力来,亦列于袁、曹之后,排位第三。所以刘表是完全有能力参与中原争霸的,曹操对他也相当忌惮。孔融就曾经劝过曹操:“刘表桀逆放恣,所为不轨,至乃郊祭天地,拟仪社稷。虽昏僭恶极,罪不容诛,至于国体,宜且讳之。”
表面上说,因为他是宗室,明宣其罪而伐,恐怕会影响到朝廷的威信,故此“宜且讳之”,真实的用意是:打他太麻烦啦,兵危战凶,还是以羁縻为上。
但是在原本的历史上,刘表最终却并没有掺和到中原的乱局中去,即便袁、曹相争之时,袁绍遣使联结,刘表都始终没有真向曹操动过兵。究其缘由,曹操说:“我攻吕布,表不为寇,官渡之役,不救袁绍,此自守之贼也,宜为后图。”贾诩说:“表,平世三公才也;不见事变,多疑无决,无能为也。”郭嘉说:“表,坐谈客耳。”
那意思,刘表就是一个只会说空话,没有宏图大志的庸人,完全不必要担心他。如今曹操提起刘表来,照理说是勋只要抄抄这些故智,背背这些书上的文字就得,可是他仔细想了一想,觉得还是算了吧。
刘表敢于郊祀天地,不能说他没有野心;想当年他单骑入宜城,瞬间平定北荆州,不能说他没有能力。他之所以不趁着袁、曹大战之际在背后捅曹操刀子,可能存在着多种原因,对其所作所为的认识不能过于简单化。“坐谈客”也未必就真一辈子坐谈,得看你给他多大的刺激——在原本的历史上,刺激明显不足,而在如今这条时间线上,那就谁都没法拍胸脯打包票喽。
史书上评价刘表的那些话,谁知道是真是假?是不是事后诸葛亮,或者危急之际,纯说出来安曹操之心的?
官渡之前,袁强曹弱,刘表动兵是弱,刘表不动照样弱,那还能怎么办了?要么干脆投降,要么就幻想荆州兵不会北上,自己好闷头去挡袁绍,赌这一票大的。要是因为害怕刘表从后夹击,犹犹豫豫、闪闪缩缩,不敢跟袁绍拼命,结果是必死无疑啊。
在如今的时间线上,曹家的势力已经足够强大——当然啦,要强大到不怕袁、刘夹击,可以坦坦地以一打二,那彻底是幻想——有力量预先在南线做比较稳妥的安排,因而是勋就不能再用那些空话来安慰曹操啦。不过还好,因为历史的改变,袁、曹大战的时间可能提前,那么刘表……他还有一道坎儿要过哪。
“欲羁绊刘表,须笼络张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