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想想也是,这年月大城在城门外往往还建有瓮城,呈方形或半圆形,突出于平整的城墙之外,使得城门两侧可以一定程度上达成交叉火力的效果,古人既然明白这种功能,怎会不大加利用呢?还真是不能小瞧古人的智慧啊!
面对这样的城墙,蚁附必难——该怎么办呢?是勋不禁陷入了沉思之中。他回忆前世所读过的史书,在原本的历史上,曹操是怎样攻克了邺城的?哦,首先,曹操在城外挖掘长壕,引漳河水灌入,隔绝了内外联系,然后摧垮袁尚的破围兵马,极大地削弱了城内士气。终于在粮尽援绝以后,审荣献城……
这招儿可以用于今日吗?似乎并不怎么合适啊。挖壕是件大工程,很容易遭到阻挠和破坏,所以在原本的历史上,曹操就是先浅浅地挖,瞧得城上的审配直冷笑,完全不当回事儿,这才能够一夜之间增添人手,快速完成。可是如今袁绍大军就在四十里外,要是闻讯突然杀至,正忙着挖壕的曹军就可能瞬间崩溃。原本的历史上,袁尚所部不如今天的袁绍,而且背后还有袁谭牵制,所以曹操才敢赌这么一把,在这条时间线上,起码这时候还赌不得。
是勋微微撇了撇嘴,心说这条计我先留着,以后视战局的发展,若情况符合,再给曹操献上吧,现在……还是别提为好。
他从楼橹上下来的时候,曹操就已经把兵马拉散开来,团团围住了邺城。邺城西、北两面都濒临漳水,曹军在水面上建起了浮桥,渡过漳水立下部分营垒。所谓包围,当然不可能真的把人全都撒开,手拉手的水泄不通,除主攻方向外,只要能够立一些营垒,防堵敌军联络和逃逸即可。曹操自然是把主攻方向摆在了不临水的南、东两面,漳水对岸的营垒数并不多,这也是示弱于敌,希望袁绍一时昏了头,会率军去奇袭那支部队,自己就可以挥动主力经浮桥过河,去跟袁绍主力决战。
漳水对于自己的进攻来说是阻碍,对于审配的出城来说也是阻碍,若在漳北、漳西开战,他想趁自己跟袁绍对决的时候突然出城夹击,难度也是相当大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比在邺城南面的平原上决战,效果会更好。
曹操安营已毕,就先召了是勋和刘晔过来,说:“卿等速备战具,三日后便要攻城。”刘晔谏阻到:“我军初至,器械未完,三日无乃太促乎?”是勋却微微一笑,说出了相反的话:“审配必料我三日后相攻也,何不明日即攻,出其不意,或可得胜?”
曹操一皱眉头,望向是勋:“明日即可攻城?军中无戏言!”
第十四章、客已满矣
是勋说明天咱就能够攻城,曹操不禁喝道:“军中无戏言!”是勋几乎是本能地就要回答:“愿立军令状!”好在及时给咽了。
这终究不是演义小说啊,哪有动不动就立啥军令状的道理?你以为一说立军令状,再荒诞的计策都能通过?你以为不立军令状,事儿要是办砸了,主将就不会责罚你?别扯淡了呀。
曹军是午前开到邺城城下的,花费了大半天的时间围城、扎营,这会儿已近黄昏。是勋转过头去望望帐外的天色,然后回复曹操:“勋此番运来礮三十具,明日午前即可安置完备,可资攻城。”
他让辛韬等人研究怎么把投石机造成可拆卸式的,便于运输,不必要临到地头再现伐木建造,这事儿曹操是知道的,因而听了是勋的话,方才反应过来,不禁捋须微笑道:“若如此,最佳。好,吾明日便得观宏辅之新礮矣。”
从曹操大帐里出来,是勋赶紧去查看装配投石机的进度。投石机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不外乎一个木头高架,上面设置一根长长的木杆,最近经曹操改良以后,还多了几个轴,加上四只轮子。木架本来就是拼装而成的,改成可拆卸式样非常方便,虽然这年月因为没有精确的度量,各部件间的榫合未必严密,但高端木匠都有一手绝活儿,目测一下缝隙,找个小木片儿刨成楔子,敲进去就必能严丝合缝——武器工坊里这类木匠,那是一抓一大把啊。
是勋这回带出来的木匠头子,有个很豪气的名字,叫做罗元霸,使得一手好木棰。他赶到组装投石机的场所,罗元霸赶紧就迎了上来,是勋问起进度,对方回答说:“再有半日,即可完工。”是勋说那你们今晚就别睡了,点起庭燎来,赶赶工,争取明天一大早就完成所有工作。
车架拆开来,就是长长短短各种手臂粗的木杠,加上直径三尺的木轮,一辆大车正好装下,一头驴子就能拉走,所以是勋这回运了三十架投石机的配件过来,也不过装了三十车而已。唯独难办的是抛石杆,那玩意儿必须用一根巨木整体刨出来,若是多段拼接,则承受力不足,三两投就会折断。是勋本来是打算等到了邺城城下再临时伐木制造的——光造根杆子,总比造整具投石机要方便——然而在黎阳等待的那几天,他却临时改了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