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勋打量这妇人,隐约可见昔日营陵是氏宅邸内一度惊艳的那位女公子的形貌,只可惜,老得太多了……难道陈元龙苛待你了吗?还是广陵这儿水土不好?我家几个媳妇儿的变化都没那么大呀。
是氏夫人行礼道:“见过七兄。”然后招呼身边的小孩子磕头:“快来拜见七舅。”是勋先朝是氏还了一礼,然后伸手把旁边正磕头的小孩子抱起来——嚯,还挺沉——“此即肃儿么?”
是氏嫁给陈登,生下一子,起名叫做陈肃。是勋观书只看大略,常忽略很多细节——在原本的历史上,陈登虽然未娶是氏女,所生的儿子也叫陈肃,没啥本事,要等曹丕称帝以后,才追录其父前功,任为郎中——从陈珪开始的超常智商,到这儿就算用完了。
是勋抱着陈肃,向是氏探问陈登的情况。是氏叹息道:“仍为旧疾,胸闷乏力,面赤而燥也。”于是领着是勋进入内室,而陈元龙已经在榻上爬起了身,倚靠着枕头正大喘气呢。
是勋放下陈肃,坐在榻上,拉着陈登的手询问病情。就见陈登整个人都比上回相见的时候瘦了一大圈儿,然而面色赤红,精神却貌似很亢奋。他笑着对是勋说:“旧疾尔,已用药,三日即可瘳也。未能远迎宏辅,勿罪。”
是勋指着陈登问是氏,说这家伙还在不要命地吃鱼生吗?是氏说有我管着,如今吃得很少了,而且如你所言,配以紫苏,就以热酒……陈登急忙插嘴:“宏辅之方甚佳,鱼脍以紫苏裹之,其味妙不可言也。”
是勋多少有点儿哭笑不得,说我让你吃鱼生的时候配紫苏,是为了杀虫去毒,不是让你饱口腹之欲的。两人又随便聊了几句,陈登吩咐是氏领着儿子出去,赶紧整备酒食,款待是勋。等妻子出了门,他突然沉下脸来,问是勋道:“闻都中有人进言曹公,欲使我别守它处,真有此事否?”
是勋点头,说确实有这种议论,都认为你久镇广陵,兵马强壮,恐有尾大不掉之势,如今孙策已死,江东不足为虑,因而须将你调去别处。陈登冷笑道:“此皆无识之言也!孙策虽死,孙权今领其众,有张昭、周瑜等为辅,收揽吴中士心,恐异日为国家之祸,不在孙策之下也。”
是勋说这我明白,所以我也在曹公面前进言啦,说广陵离不开你。只是你也需要限制一下饮食,注意一下身体啊,你要是经常这个样子,谁放心把大江下游放给你镇守?提醒陈登一句以后,突然转变话题,询问起江东局势来——
“勋在途中,但闻朝廷分州于扬,未知其事若何?”陈登轻轻摇头:“孙贲、张昭、周瑜皆辞任命矣……”人家根本不在乎名位,仍然牢牢地团结在孙仲谋周围,即便孙权虽然挂着吴县侯的爵位,正经官职仍然只是一个小小的阳羡县长,那也无所谓。
是勋说我已经料到啦,看起来,欲平江东,全得靠你与太史子义、鲁子敬,只要把水陆大军都训练成了,即可以武力破之——想搞分化瓦解的小阴谋,恐怕是行不通的。聊着聊着,又绕回来说到陈登的病情,是勋就问啦,你吃的什么药啊,管用吗?
陈登道:“前日华元化途经广陵,亲为写方,但云可疗一时,不得根治也……”是勋闻言猛然站起身来:“什么,华佗见在广陵?!”
第五章、驱散病患
华佗本名华旉,字元化,是个读书人,陈珪当沛相的时候曾经打算举荐他为孝廉,时任太尉的黄琬也想征辟他做属吏,却皆不就,也不知怎么的,偏偏醉心于医道,很快名满天下。
是勋对华佗是很仰慕的,此人与张机张仲景不同,一是会得很杂,什么内科、外科、产科、小儿科,貌似就没有他不会的,不象张仲景只是内科圣手、传染病大家。二来华佗非常擅长外科手术,还发明了一种名为“麻沸散”的麻醉药。时当乱世,是勋虽然不想上战场,然而时势所迫,也不定哪天要跟着曹操亲临前线啊,若有个外科圣手在身边儿,那就踏实多啦。
你说万一哪天曹操跟刘备似的,一怒之下冒着箭羽冲至阵前——就他在修仁之战中的表现,那是很有可能的——你说是勋要不要象后来法孝直似的,为显忠心,挺身遮挡在主公面前?而就算不出这风头吧,庞统身为军师,那也是死在了雒城之下啊——箭矢不长眼睛,也未必你缩在人后,就一定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