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页

汉魏文魁[校对版] 赤军 2345 字 2022-10-20

笑声才落,忽见山下敌阵变动,一彪原本驻扎不动的兵马突然运动起来,瞧方向,正是朝着白狼山而来。当先一旗,上书一个大大的“袁”字!

王粲不禁惊叫道:“逄元图,彼亦在袁尚军中也!”那意思,论起战阵上的智谋,或许那些蛮夷全都是渣,问题是还有袁军啊,袁军中还有逄纪啊,这个大好的攻山直捣腹心之计,必然是逄纪向袁尚进言所致!

曹操见状也不禁有点儿着慌,问题他是主将,若表现出有所动摇,则军心大挫,不败也败了。当下只得强作镇定,招呼亲卫:“速伐些木,滚些石来。”

可是山头上也就那么不到百人,还一半儿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墨客,仓促之间,能够伐倒多少树木?找来多少超过碗口大的石头?是勋心说完蛋,历史真的就此改写了……曹操要是挂在这儿,那天下最终将会为谁所得呢?曹昂那小子估计是不行的,难道竟会落入刘备手里去不成么?!

还是说,五胡乱华,将提前上演?!

第十一章、须臾顷刻

曹操立马在白狼山上,身边儿连文官带亲卫不过五十多人,而曹纯、许禇、夏侯廉、高览则率领着七千多骑冲下山去,直薄蹋顿的大旗所在。

此时山下,乌丸、袁军汇聚,势力最强的当然是蹋顿所部,连战兵带辅兵,不下五万之众,其余还有右北平单于乌延、辽东属国单于苏仆延等别部乌丸,兵数最少的是袁军,连带袁氏兄弟从幽州带出来的亲信,以及陆续前往投奔的旧部,也不过三千人上下罢了。

是勋的估计倒是没错,蹋顿部遭到强袭,别部大多坐山观虎斗,无人肯来救援。对于乌延和苏仆延来说,虽然蹋顿也被袁绍封了单于,其实不过是楼班之臣而已,根本不够资格跟自家平起平坐,问题蹋顿仗着兵强马利,向来驱使各部如役臣从,两人本来就窝着一肚子火呢。所以此番临时汇聚于白狼山下,这三大部都隔得远远的,真要靠近了肯定会起冲突——曹操看乌丸军列不整,也有这方面因素存在,哪有统一指挥的兵马分布如此之散的道理呢?

而对于袁军来说,七千曹骑对于蹋顿来说确实小弱,对于他们而言,却是庞然大物啦,加上此前就已经在冀州和幽州被曹操杀破了胆,哪儿还敢硬往前凑呢?光想着等跟旁边呐喊助威啦,要等乌丸击败曹军以后,再上去捡点儿漏。

袁尚悍勇,倒是想上前来着,问题被逄纪、袁熙等人给牢牢扯住,说咱们就这丁点儿人马了,可不敢浪掷啊,还是稳妥为上。袁尚兀自愤愤不平,逄纪趁机一指白浪山上:“曹军辎重,当在山上,何不袭而取之?”

曹操把大纛给了郭淮,所以他们都当是曹操亲自杀下山来了,不知道曹孟德还在山上——这年月又没有望远镜,隔那么老远,即便曹操盔明甲亮还无遮无掩,又有谁能从山下看得清呢?所以王粲说这是“直捣腹心”之计,其实猜错了,对方只是想来抢夺辎重物资而已。

袁家兄弟几乎是空身而遁,跑来依附蹋顿的,结果兵少不说,还无衣无食,全得靠蹋顿的“赏赐”,短短数月之间,也不知道瞧着多少白眼儿了。此战若能付出少许伤损,便抢得曹军的物资,那今后的日子便要好过多了呀。所以逄纪这一献计,袁熙也不再拦着了,袁尚当即一马当先就奔白狼山而来。

倘若说乌丸是象群,蹋顿是头象,那么曹军就是猛虎,而袁军是跟在象群后面的小小羚羊。然而在羚羊面前,就白狼山上这些人,恐怕连兔子都算不上……太弱了。

曹操只好下令搜集滚木擂石,心想能多扛一会儿是一会儿,说不定许禇他们见势不妙,就还来得及退回来杀散袁军。问题是山上人实在太少,还有半数的文官,你让他们去捡石子儿是可以的,让他们伐木和推动大石,那不天方夜谭吗?再加上山势也不甚陡,尚有盘曲之道可登,你得有多少滚木擂石才能守住这山?

是勋心惊肉跳之下,赶紧就去解马背上的甲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