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页

汉魏文魁[校对版] 赤军 2238 字 2022-10-20

随即将使者们全都斥退,自己登上船,鄮县也不呆了,扬帆北归。他这回在会稽闹的响动挺大,继续再闹下去也没有意义,若孙权认定他只敢出没于鄞、鄮之间,反倒不会产生多大的危机感。骚扰的真谛,就是让敌人探查不到你主力何在,预料不出下一个目标何指,如此才似长剑悬顶,使敌夜不能寐。

他出来的时间也不短了,打算先回如皋去小小地休整几天,然后趁着孙家把兵力调向会稽的机会,再去骚扰吴郡沿海。不过吴郡沿海并无良港,到时候也只好随便抄几个渔村、放几把火而已。

且不提是勋在吴会的骚扰战打得是顺风顺水,如火如荼,再说曹操顿兵江陵城下,难求渡江破城之策,主簿杨修就建议,说丞相咱不如暂且退兵吧,此番南征已得襄阳,亦不为无功而返也。

程昱提出反对意见,说咱们若在此时退兵,恐襄阳恐亦不可久守。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江夏还在刘表手里,正好隔断咱们荆州和淮南两大战区的联系,刚刚获得的南郡北部之地,东有江夏,西有益州,三面受围,突出于前,态势实在是太不利啦。要想退兵也成,除非先拿下江夏郡治西陵,然后才可沿长江北岸布防,以阻遏孙、刘两家的反攻。

贾诩点头赞同:“仲德所云,乃兵法之正要也。不如伪做全师在此,以牵制周瑜、黄祖水师,却潜出一军,再取江夏。若周瑜不往救之,则西陵可得也,若其往救,则谋攻江陵。即不胜,亦可疲之。”

你江东和江夏的水师把着长江天险,确实我们不容易得渡,就连背靠长江的江陵都很难拿下来,但问题西陵还孤悬在江北啊,有种你上岸来跟咱们打打陆战看?不管怎么说,曹军的兵数也相当于南军的四倍,只要调动得法,诱敌登岸,必能取得辉煌胜利。

那么,该怎么去打西陵呢?是曹操亲自领兵前往,还是派一大将前去?南军又将会如何应对?这都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得清的。所以这会就延续了下去,众人各抒己见,一套相对完美的作战计划逐渐成型。

可是正在这个当口,突然有军士来报,说从江边逮到一人,自称前来归降,求见丞相。

曹操闻报,也不让诸将吏退下,直接叫押了此人前来。见面一瞧,头戴箬笠,身披蓑衣,乃渔夫打扮,但相貌清癯,目光带彩,显非寻常百姓也。尤其特异的是,此人不过三十多岁年纪,偏偏双眉雪白……

此人见面拜倒,自报姓名:“末乃宜城处士马良是也。”

《荀子》有云:“古之所谓处士者,德盛者也。”不过到了这个年月,词性已然变了,只要隐居而不仕者,皆可号为“处士”,至于德行如何,那是另外一个问题——不过士人而隐者,又有几个不自命为德高之士呢?

曹操军临南郡也不是一天两天啦,而且如今宜城也早已落入了他的掌握之中,所以对于这些地方上的知名之士,大多有所耳闻,当即就问:“得无‘白眉最良’之马季长耶?”

马良忙道:“名虽良而实不敢称良。”说着话,就从蓑衣里掏出一个蜡丸来,双手呈上。杨修过来接了,正要传递,曹操以目示意,杨德祖赶紧把蜡丸捏碎,取出内中一方细绢来,展开了,然后再交给曹操。

曹操接过来一瞧,呦,这竟然是蒯越的求降书!

他把书信从头到尾读了一遍,越读内心越是疑惑,读完了随手传给荀攸,然后重新转过头来望向马良——“马先生请起,看坐。”等到马良坐安稳了,曹操才问,说信中有很多情状语焉不详,你能先给我分说明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