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余与会的汝颍派,还包括:名臣李膺之孙李宣,时任散骑常侍;参丞相军事的陈群陈长文;丞相掾属应玚应德琏、辛毗辛佐治;等等。汝颍派中势力居次的长社钟氏(钟繇)仍在司隶校尉任上,其子钟毓年仅十四,可是已经做了散骑侍郎了,乃代父出席。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总共五十来位官员聚到一处,自然各自扎堆儿,除了主位外,全都自发地按照亲疏远近,而非秩禄名位去踞了席。荀氏还想把是勋往上座让,是勋却一脸的谦逊,连连摆手,拼命推掉了,改坐在郗虑旁边儿——其实若按名位论,郗鸿豫也是应该上坐的,但他生怕被人当成汝颍一党,来是来了,却偏偏挑一个并不卑微,但离主位较远的位子,抢先坐下。
等众人全都落座以后,是勋打眼一瞧,不禁心中暗笑。主位自然是荀氏兄弟、叔侄,荀彧在正中,他三哥荀衍、族兄荀悦左右相陪,再下面是荀棐、荀攸等;汝颍派的核心人物,比方说辛毗、陈群等等,坐了一侧;汝颍派的外围人士,再加上崔琰等郑门少数派,杂坐在另一侧;郗虑、任嘏等郑门多数派,再加上自己,单成一圈儿,离荀氏远远的,当面崔琰等,仿佛在对众人宣示:正邪不两立,异端都去死!
凡宴会必有主题,不过今天的主题说起来挺可笑,乃为荀彧之七叔荀肃做寿也。荀彧的祖父荀淑生有八子,人称“八龙”,即荀俭、荀绲、荀靖、荀焘、荀汪、荀爽、荀肃和荀旉,其中七龙荀肃仍然在世,据说今年正好六十五岁。不过荀肃并不在许都,而留居老家颍川郡颍阴县,是荀彧突然想起来,七叔的生辰快到了,咱们国事倥偬,无计脱身去给他老人家祝寿,那不如即在都中设宴,遍邀亲朋,遥祝算啦。
是勋心说竟然能够找这种不靠谱的借口来来,可见荀文若你有多心急了,估计等这个年过完,你们跟董公仁就要正式开仗,所以才急着在年前就到处拉拢友军。可是这友军么,你拉拢到郗鸿豫跟我的头上来,可算是瞎了眼啊……
果不其然,众人遥祝荀七龙寿辰,再加寒暄、闲话,很快就熬过去了四巡酒,然后话题很自然地就转向了当前的政局。钟毓估计年纪轻、资格嫩,所以被荀氏预先安排,拿来做了枪手,先站起来向各位尊长敬酒,然后突然问郗虑:“末近风闻朝廷欲加丞相九锡,请教郗公,可有此事?”
座中人当即全都把耳朵给竖起来了。
郗虑挺郁闷,心说是宏辅就跟我旁边儿呢,你不去问他,干嘛一上来就问我啊?哦,觉得他的辩舌天下无双,所以不敢去碰,我嘴巴比较笨,所以先拿我开刀?那我该怎么回答才好呢?说没这事儿?那是睁着眼说瞎话;说有这事儿?那必然要被喷啊!
干脆,我嫁祸江东吧。于是郗虑也不回答钟毓的问题,却转过头瞟了一眼是勋:“宏辅始自外州还都,可有所闻否?”你听说这事儿了吧,兄弟你帮哥哥来扛上一扛,足感盛情。
是勋心说你这皮球踢得也太生硬了……我帮你扛?那谁帮我扛啊?!干脆一推四五六:“勋初还都,未之闻也。”我才回来,没听说过,你咬我啊?!
第十五章、不王而王
是勋装傻,假装自己从来也没有听说过董昭建议的给曹操加九锡之事,反倒转向主席,去问荀彧:“令君独掌尚书,若此等大事,必有与闻,还请令君教我。”别让小孩子顶在前面啦,你直接出招吧。
荀彧无奈,只得痰咳一声,然后简明扼要地说道:“乃董公仁等,以丞相功大,前征荆州,取襄阳、西陵而还,议加其尊。然丞相之尊无上也,故此建言,可加九锡,并封公建藩耳。朝廷尚未之议。”目前还只是在桌子底下博弈,并没有正式搬上台面来商量。
话音刚落,那边崔琰就站起身来,大声说道:“私以为不妥也!丞相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恐反坏丞相之望也。”
是勋心说我问你了吗?有人问你吗?你这么着急地跳出来表态,是忙着向荀氏输诚吧?崔琰、刘琰等人当初用为师尊郑玄守丧来要挟郗虑,谋夺郑门新掌门的位置,结果被是勋来了招“乾坤大挪移”,摘出郗虑等人,直接把他们赶去守丧三年了。等再返回,朝中已经没有这几位的位置啦——再加上郗虑从中杯葛——都只混上一个空名闲职而已,所以汝颍派一抛橄榄枝,当即顺杆爬上,并且主动跳出来当了急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