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页

男儿行[校对版] 酒徒 2362 字 2022-10-20

时间在忙碌中过得飞快,当朱重九确定完标准时间单位息,再度走出工程院的时候,已经是三月中旬。在这半个多月里,沈万三的船队已经送来的第一批十万石粮食,并且以每门火炮一万石粮食,也就是一万贯的铜钱比例,拉走了十门六斤炮。对着沙洲岛的江湾楚,也早已经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每天有上万的人在此忙忙碌碌,为新的生活挥汗如雨。而最早一批搬迁到江湾一带的大水车,在长江水的推动下,也开始了强劲而有力的转动,将一门又一门铜胎钢芯炮拉出了简单的膛线,然后一门又一门地装在可随时原地固定的双轮炮车上,从工厂里推了出来!(注2)

注1:地尺,郭守敬所造侧影台上所用度量标准。每尺相当于现在的245厘米,全天下圭表上面的刻度都统一,非常精确。明代的天文测量,也采用同一标准。直到满清入关。(引自中国古代计量史)

注2:本时空中,朱元璋一统天下之后,也曾经重新修订了度量衡,强行推广。无论官民,不得使用非朝廷规定的量具。使得中国古代计量标准,得到了进一步精确。

第二百八十章 膛线

“嗖——”“嗖——”“嗖——”“嗖——”凄厉的尖啸从半空掠过,随即就是一连串重物和地面接触的声音,“嘭!”“嘭!”“嘭!”“彭!”“嘭!”“嘭!”“嘭!”“彭!”,震得人心脏直打哆嗦。

三百步外的一片目标区,用树枝扎成的敌军方阵,被高速旋转跳跃的弹丸硬生生趟出了三道又宽又长的豁口,木屑满地,枝叶乱飞。

“成了,成了,成了!”没等弹丸完全停下来,大匠焦玉已经发了疯一般冲了过去。不会儿,又抱着一颗表面被磨成了黑色的弹丸,气喘吁吁地走了回来,“大都督,真的成了。四颗里边,出现了三颗跳弹,打进敌阵十五步,不,九十尺深。每颗跳起来的弹丸至少都砸碎了四个靶人,其他凡是被弹丸碰到的地方,全都露出了白色的木头茬子!”

“有效射程三百,不,一千八百尺,跳弹形成率四分之三。都督威武,说膛线有用,就真有用。这铜胎钢芯炮,重量比原来不过才多了五十大斤,效果,效果可提高了不止一倍!”不肯让焦玉一个人出风头,黄老歪也跳起来,大声补充。

两个人都不是很习惯直接用标准尺来计算长度,所以说话时总是磕磕绊绊。但表达出来的意思,却非常清楚。在采用了铜胎钢芯和膛线技术之后,可发射四斤弹丸的火炮,无论是威力,还是射程,都得到了大幅的提升。特别是跳弹形成率,至少达到了半数以上保证,而不是像原来那样,完全靠运气。

“可能不止一倍!”身为炮兵总教习的黄老二,也紧跟着从敌阵中钻了出来。走到朱重九身边,先敬了个军礼,然后非常专业地大声补充,“原来炮弹也可以对三百步,也就是一千八百尺处的敌军进行杀伤。但那么远的距离,即便形成跳弹,也只能砸中两到三个目标,然后就彻底失去了力气。而这次,基本上只要被弹丸挂上,就无法幸免。最深处有个靶人儿被弹丸正面砸中,三寸后的木盾裂成了六块!”

“那就把火炮再拉远些,每一百二十尺发射一轮,看看最大射程到底是多少。”朱重九先向黄老二还了个军礼,然后大声吩咐。

“遵命!”黄老二兴高采烈地答应一声,指挥着麾下亲信,列队而上。推动炮车,走向一百二十尺外另外一处炮兵阵地。

不像匠人们那样积习难改,他们对于新的度量衡,适应得非常快。作为一批老兵,令行禁止的概念,早已深入到他们每个人的骨髓。自家都督说用天尺,就用天尺,不需要任何理由,他们也不会追问。

“注意监视火炮温度和火炮表面状况,新弹丸包了软铅,可能更容易引起炸膛!”朱重九从后边跟了几步,大声提醒。

给弹丸包上一层高纯度软铅之后,可以通过铅的变形效果,将炮膛更好地密封,进而形成更大的膛压,令炮弹在射出时,获得更大的初始速度。但这种方法的坏处是,发射药爆燃形成的压力和热量,基本全被堵在了炮膛里边。炸膛的可能性,也大幅地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