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页

现在想想,不管是出自本能也好,无意也罢。都不可否认的,是他错了。自己的痛苦也好,伤心也罢,又有什么资格去让别人替自己来承受?

王庸面若止水,抽了一支烟,稳定了下情绪后。才双手颤抖的,打开了相册的扉页。就像是自己十几岁时候那样,一字字,一行行,仔仔细细的读着那些简简单单,却凝聚了无数感情的文字。

他的表情之间,充满了虔诚。仿佛那一行行文字,是属于他的圣经。在漆黑的夜里,就像是一盏照亮他未来方向的明灯。

许久之后,他才轻轻合拢相册的扉页。小心翼翼的擦拭了一番后,用一把锁锁了起来,重新安放好。

接着,王庸便从抽屉里,取出了一台他很少动用的笔记本电脑。那台电脑,上面没有任何品牌标志,却是厚实的像两块八五叠加起来时候的样子。

打开,启动。扫描了指纹,虹膜,以及输入了繁复到了极致的密码,这才进入到了操作系统之中。

毫无疑问,这是一台很特殊的电脑。

插入优盘,将一系列的资料拷贝而入。王庸这才打开了那些资料,仔细而缓慢的看了起来。通过画面上的那些内容,可以判断出。这便是王庸从警察局,李局长办公室里,抢来的档案资料。

他看得很慢,直直个把小时。他才看了一小半,但是,脑海里已经渐渐对那起网络贩毒案有了大概的了解。也是难怪,李逸风那帮人,现在对这个案子非常的头疼和重视。

这是一个不同于以往传统的贩毒案件,就像是最近数年,呈几何式蓬勃发展而来的网购一样,将毒品交易这种存在高风险的行业,转移到了网络上。绝大多数的交易,都是通过网络进行,而钱财,也是通过不同渠道的第三方进行支付。

这样一来,非但避免了诸如在交易中普遍存在的黑吃黑现象。也同时,让交易的双方,进入到了极其隐蔽的幕后。将大宗交易,化整为零。以快递投放的方式,迅速从卖家,投递到了买家的手中。

现在的快递行业,竞争激烈,讲究的是多抓紧客户和发货速度。在经济发达地区,近距离投递一个小型包裹,价格竞争到了才区区几块钱。没有那个快递员,会真正将一个客户封装好的投递件,傻到再去拆开检查一遍是否是违禁品,然后再花功夫封装?

这样极度不符合成本原则,也不符合时间的最大利益化。能主动问一下里面是什么东西的,已经是很负责任了。其实,就算是某快递业务员吃饱了撑着打开检查,也检查不出什么名堂,因为化整为零之故,货的体积都极小,可以藏在各种各样的不值钱的投递品之中,五花八门,包括万象。

当然,其中也可能会有些包裹丢失之类的损耗。但是和毒品交易那种利润率大到令人发指的利润相比,那些许的损耗,仅仅是增添了一些微不足道的成本而已。

但是隐蔽性和安全性,甚至买家和卖家之间,都无需见面。却是大大增加,令警方十分的头疼。想要一件件快递去筛查,那简直就是在做梦。华海市那么大的地方,数千万人口。每天所产生的快递量,几乎都是以数百万件计的。

就算是把华海市所有的警察集中起来去去筛查,也是杯水车薪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