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诏也是基于这个理由,又因为时间紧迫,才发出了这个命令。让黄得功跟随自己过河,打击对岸的鞑子。把曹变蛟留在北岸继续扫荡这边的残敌。
刚才在北岸的一波攻击中,曹文诏并没有发现鞑子汗帐所在,那么就只有在南岸了。
他一上了河岸,趁着略微等待军队集结的功夫,略一打量前方鞑子营地。发现就在他前面不远处,已经聚集起了几百个鞑子,围在几个明显不同于周围的蒙古包处,四周还有更多的鞑子纷纷举着火把在往这边赶。
曹文诏一见之下就已明白,这处显然是鞑子的重要人物所在。他略向右侧一看,发现黄得功已经上了岸。
时不待我,曹文诏当即一马当先,勇往直前地冲向那处鞑子聚集地。
曹文诏猜得没错,赛桑这时就在人群中。他正惊慌失措地看着火光冲天的北岸。此时的他已经明白过来,肯定是遭遇那支明军的袭击了。
他不知道明军一共来了多少人,因此在逃跑和救援北岸之间来回犹豫。
第395章 杀虏放火时
赛桑原本基本可以肯定,明军没有在第一处被大金探马发现的地方,那么肯定是在被大金探马发现的第二处地方附近了,否则他也不会派出军队。
就算万一这两处地方都没有,那么最多明军也在珠日河草原的西侧方向,这点他是深信不疑的。
就因为如此,他把手下护卫汗帐的大部分兵力都部署到了西侧,哨兵也是远远放了出去。
或许正是因为他的这番部署,让汗帐其他方向的蒙古鞑子也有了这个意识,由此都对其他方向的警戒放松了不少。
此时的赛桑已是后悔莫及,他看到过来保护自己的人基本都是在汗帐附近的手下,而部署在西侧的兵力却还没有影子。
他的心中有点怪领军的儿子满珠习礼,要么早点来保护自己,这样自己也可以决定是否派他过去救援珠日河北岸;要么就直接过去救援北岸,把那些明军挡住,以便自己这边有时间调兵遣将;如果看到连他带兵也挡不住的话,说明明军势大,自己就可以当机立断的撤退。
现在就这么不上不下,手头能有多少兵力也不知道,只能是犹豫不决。
当然了,他也知道,如果他逃跑了,整个南岸的人也会跟着他逃跑,万一他儿子刚好领军或攻击北岸或来救援他,也会被影响到而更难获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