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页

不过,徐晃的目光却停留在对方大军的火把上,由于骑兵的速度较快,所以,骑兵行进的时候,士兵之间的间隙相对较大,在这晚上,几乎每两个骑兵之间就得相距三四步。

但是,等到骑兵队伍停下来后,后边的骑兵由于不知道情况,他们会催促前边的人抓紧赶路,于是,骑兵之间的间隙就缩小了,相互之间也矮的紧得很。

等到时机差不多之后,徐晃怒吼一声道:“放箭。”接着,徐晃身后的两名亲兵立马吹起号角,箭雨从两侧飞来,参狼羌首领才知道自己这是中埋伏了,敌军一直在迷惑自己。

道路两侧是太史慈训练的五千擅射骑兵,他们的箭矢射向火把明亮的地方,但凡是有举着火把的骑兵,都是他们重点照顾的对象,敌军一下子就乱了起来。

可是,徐晃这边的时候都隐藏在黑夜中,参狼羌首领的部下也只能根据箭矢飞来的方向进行判断,然后再用弓箭反击,可是,哪怕是他们已经下马利用现有的障碍物跟敌军进行对射,他们发现自己这边好像不能对敌军造成什么损失,哪怕是射击的方向没有错。

有关于这一点,参狼羌首领和他们的部下都来不及思考,他们只知道敌军就隐藏在黑夜中,由于不知道前边是不是有埋伏,所以他们也只能依仗手中的劣质弓箭了。

羌人的弓箭比起匈奴人的好不到哪去,都是自制的木弓,箭头也大都是青铜所铸,也有不少穷得可以的羌人士兵是用锋利的兽骨做箭头,这样的箭矢,其杀伤力就可想而知了。

而另外一边,太史慈训练的这五千擅射之士,当他们成为北疆军的仆从军以后,太史慈也没少关照他们,除了在平时的训练和生活上打架关照外,这战斗的时候,太史慈也会想办法增加他们的战斗力。

每当遇到战事,这五千擅射之士都会换上北疆军使用的弓弩,这比他们原来自己手中的劣质弓的要好上很多,起码在射程上最低能提高三十步,而且,有时候,太史慈还会调拨一批雕翎箭给他们使用,巧的是,这一次,太史慈就拨了五万支雕翎箭给他们。

当初,文丑和太史慈他们率领三万北疆军准备长途迁徙的时候就把兵器损耗给考虑进去了,为了保证能在最后发起总攻时刻不影响将士们的战斗力,三万北疆军都带了三套盔甲兵器,这只是每个士兵携带的,他们自己必须管理好。

另外,在后勤部那里还有一批盔甲兵器,这些兵器一般轻易不会动用,如此一来,哪怕是这三万北疆军迁徙了几个月,他们的兵器损耗都还能补充上。

正是有了这样的储备,太史慈才能从徐庶那申请来一批备用弓箭,不过,这也是暂时调拨给这五千仆从军使用而已。

双方你来我往,箭矢漫天飞,只不过暂时没人去统计战况,渐渐的,参狼羌首领感觉到有点不对,自己这边反击这么久了,怎么也不见敌军的箭矢有减弱的势头啊,难不成他们的弓箭手还可以补充吗?

虽然他想不到敌军弓箭的射程远在他们之上,但是他清楚的知道再这样对射下去自己这边会吃大亏,现在这时候不能留在这里束手待毙,想清楚这些后,参狼羌首领立马下令突围。

可是,他想突围,徐晃又怎么可能会给他机会呢?

原本埋伏在道路两侧的七千骑兵,有三千人渐渐绕到了敌军后面,等到双方箭矢射的差不多的时候,徐晃突然下令燃起火把,接着,趁着敌军还没有回过神来,徐晃已经率三千人从正面冲杀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