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页

这些黄巾军之所以愿意去,更多的还是想挣得这份粮食接济家里,虽然他们大多数人都明白去乐安的危险性,可是呆在家里也是死,只能出去拼一拼。

就在黄巾军这边哭天喊地的时候,公孙续已经打通了前往北海的道路。加之北疆军骑兵速度极快,公孙续召集所有骑兵后就直接和北海连为一体。

不过,为了安顿俘虏,公孙续留关羽率大军一万镇守乐安,四万多俘虏被安排在乐安以北的海岸边建造码头搬运货物。

公孙续暂时还不想让别人知道北疆海军的事情,所以他必须为海军寻找秘密登录地点,而此前拿下的乐安无疑是最佳选择,此地离北海还有点路,再加上附近没有其他官军,黄巾军又打不过来,只要公孙续不愿意走,乐安就是他说了算。

与北海打通联系后,公孙续算是成功解了北海之围,因为管亥已经不敢派兵去骚扰北海,而且,管亥对公孙续很是忌惮,他心中不敢轻视北疆军,故而他才集结大军,想以优势兵力压制住北疆军。

北疆军的骑兵战斗力太强,再加上骑兵的机动力,管亥明白,哪怕是一万北疆军,都有可能不费多大劲就能正面击败数万黄巾军,这也是他要集结大军到一处的主要原因,与其被北疆军各个击破,还不如合兵一处让北疆军不敢随意下手。

北海这边虽然没有被围困,但管亥却没有率领部队离开太远,等到人数集结的差不多后,他又指挥大军北上,在此踏入北海境内。

将近二十万黄巾军进入北海,还有两倍多的随军流民也在不断涌入北海,管亥这是将主力全都带过来了,而且,其他各地的黄巾军也不断在往这个方向涌入。

公孙续接到消息后立马派出骑兵出城监视敌军主力部队,在与孔融商议好粮草事情后,公孙续果断率领麾下骑兵离开北海,转而在临淄与北海的边境上驻扎下来。

此时,关羽也率军往东移动,赵云,太史慈等之前被派出去的将领也率领部队赶往临淄与北海边境集结。

等到大部队集结完毕之后,公孙续这才率军试探性的去攻击黄巾军。管亥率领的黄巾军人数确实太多了,多到公孙续不得不小心应付,要知道,仅仅是黄巾军士兵就不下于二十万,若是再加上那些随军流民,恐怕的有六七十万人涌入了北海。

公孙续手上只有两万骑兵,就算能击败敌军,恐怕也很难将黄巾军全部拿下,到时候黄巾军一乱起来,整个北海都会被毁掉。

对于目前的情况,郭嘉的建议只有一个,那就是派出精锐骑兵捣毁敌军的粮草重地。可是,这一次管亥也学乖了,之前黄巾军的粮草已经被北疆军烧毁了不少,到现在,管亥手上的粮草也没有多少。整个黄巾军中,也就只有在大战即将爆发的时候,那些将要上战场的士兵能够吃点好的。

在平时,若是不需要作战的话,普通士兵一天都不一定有顿饭吃。至于说黄巾军的训练,纪律之类的,那简直就是扯淡了,吃都吃不饱,哪还有机会谈这些东西。

黄巾军士兵的情况是这样,那些随军流民就更加惨了。他们只能掘草根,啃树皮,凡是能塞进嘴里的东西,这些流民都没有放过,若是真饿急了,这些流民也就只有挖土吃了。

几次试探性攻击后,黄巾军都没能挡住北疆军的攻击,公孙续也从黄巾军的战斗力中猜测出管亥的粮草即将告罄,没有粮草,二十万大军也起不了多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