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师……”刘备的眼眶已经泛着泪花了,公孙瓒口中的恩师自然就是卢植,想当年,公孙瓒和刘备不远千里去卢植那里求学的时候,不知道遭受了多少嘲讽耻笑,可卢植对他们却一视同仁,而且也经常督促他们抓紧学习,刘备清清楚楚的记得,当初自己年少不更事,没能好好完成学业的时候,自己恩师脸上满是痛惜之色,也免不了几句呵斥之词。
刘备不是没被人骂过,但卢植的呵斥却是出自内心的为他好,从那以后,刘备就再也不敢松懈。可以说,在这个世界上,刘备的长辈中除了自己的父母之外,也就卢植对他是真心的了。
“当初你为参军平定黄巾之乱,留下老母亲一人在家,之后就再也没有回过幽州。”公孙瓒继续喊道:“可怜阿母一生孤苦,最后也没能看着你建功立业,也没能等着儿孙满堂的那一天。逢年过节,我都会去阿母坟上上香,跟他说说你的情况,身为人子,难道你就不想去阿母坟头上去看看吗?玄德啊故人坟头上的野草长了一茬又一茬,老宅也都破败了,那些老兄弟,死的死,残的残,现在还活着的已经没几个了,你要是再不回去看看,他们可就全入土了啊。”
“母亲啊……”刘备这时候再也控制不住,泪水早已流了下来,这些年,刘备最亏欠的莫过于自己的老母亲,虽然刘备清楚公孙瓒在自己离开老家后将自己老母亲照顾的很好,可是,自己作为亲生儿子没能在老母亲身边尽孝,这对自己的老母亲来说是相当大的亏欠。
“跟我回去吧,恩师的身体现在还能撑几年,我们还能陪着他征战异族,开疆拓土……”公孙瓒的嗓音这时候也有点哽咽了,他擦了擦眼角说道:“天下一统,百姓安康,这不就是你我年轻时候的愿望吗,玄德,该回老家了……”
第992章 劝君归降(二)
城楼上,刘备一人依偎着墙角没有说话,旁边众人这时候也没有上前劝说,谁都不知道刘备在想什么,谁也不知道该怎么去劝说这位失落的豪杰。不论刘备今日如何抉择,战事的结局早已注定,他可以选择以何种方式结束自己的一生,现在,刘备正在思考。
“天下纷乱多多年,各地豪杰蜂拥四起。”刘备闭上眼睛大吼道:“今北疆公孙一族,镇守边关多年,抵御胡人无数,拯救天下百姓于水生火热之中,我汉家子民多有受其恩惠者,赵王公孙续,仁义勇猛,天下无双,以大无畏之胸怀荡平天下,我等身为汉家男儿,必该心怀天下,切不可为一己私利而至天下百姓于不顾。大汉需要安定,百姓需要休养,凡我刘玄德部下,立即放下武器,开城投降……”
“万岁,万岁,万岁……”刘备刚刚说出这句话,城池内外的两军将士全都欢呼起来,他们都是忠勇果敢的勇士,但是,他们同样也是有血有肉,有家室的男儿,今日若注定一战的话,城内蜀军怕是十不存一,城外汉军也必定会折损不少。
这些忠勇的将士们经历了太多的生死,见惯了多太多的惨烈,能够活到今天,他们也是有着相当的毅力和勇气。如果能够继续好好活下去的话,他们中谁也不愿意放弃,虽然他们都是沙场勇士,但勇士也不一定就得死才行。所以,当刘备宣布投降之后,城内蜀军都知道自己又捡回了一条性命,城外汉军也明白自己不用冒着生命危险了。
城门缓缓打开,刘备的部下们跟在他身后,陈到和诸葛亮两人一左一右陪着他,出了城门二十步后,刘备转身对身后众人行了一礼说道:“备何德何能,受诸位之协助,今日一别,我等之间再无主仆,此生是我刘玄德欠诸位的,诸位请珍重。”
“玄德公……”众人都跪下,不少人在痛哭,毕竟刘备这一去就代表着他们多年的理想和奋斗已经在乱世中结下的情谊都会成为一场空,要说舍得,那绝对是假的。
“孔明,我知道你不想去北疆,我会帮你求情的。这些年,多谢你倾囊相助。”刘备正要行礼,却被诸葛亮一把抱住,诸葛亮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他只是撇过头,似乎不想看到这一切。
“叔至……”
“我陪您走完最后一程,也不负你我主仆之谊。”陈到笑着说道:“在下向来佩服玄德公的为人,今日玄德公为天下百姓放下权力,在下更是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