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9页

“彼时食物就是最重要的资粮,人之价值,也是体现在为部落作贡献。”

“如若是体弱多病,甚至有所残缺者,很可能刚生下来就溺毙了。”

“及至修真盛行,则是以灵根资质,道体悟性为天才,灵根资质低下者,只能沦于底层。”

“这说明,不同境遇,条件之下,判断天才与否的标志也是截然不同的。”

李尘是真心如此认为,如若换在另外一环境,包括偃者始祖偃师,各位宗师级人物,大师级人物,都不算是修真问道的天才,只能被法道,剑道等等占据主流地位的修真界埋没。

古修真界,大能横行,更加没有他们这些人的空间。

但也正是因为只有平均中下等的灵根资质,才能穷则思变,才有更大的兴趣和动力把注意转移到器道,转移到阵道,符道,以及后来的偃道百工,机关之术上面去。

偃道由此而兴。

如若以偃道的标准来判断,那些人筚路蓝缕开创道途,何等之天才和伟大?

梅萱听了,若有所思。

李尘道:“大道无定,谁也不能确定,哪一时哪一刻,什么才能就起到了作用。”

“好比古时,谁知道刚生下来就被溺毙的残缺婴儿,将来是否能成为法道大能,偃道宗师,亦或者改变科学的巨匠?”

“不单觉得王斗是天才,还觉得其他人也是天才,因为我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绝大部分凡人和修士,总是拥有自己价值的,这就是我要供养那么多凡人的原因所在。”

“庞大的基数,是诞生更多天才的土壤,充沛的资粮和时间,促人向上的机制亦如是。”

梅萱想了一下,觉得事实还真是如此。

如若这个王斗一直都在棋山治下,尊奉偃道百工,炼制之术,根本就连成为学徒的资格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