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因为如此,才会有原创之作威能比传习之作要大,且拥有额外效果的特性。
因为原创是在理解的基础之下进行,已经在冥冥之中,契合相关的法则之力。
如此的运用,让李尘不由得想到了源自于法道的法则之力,这需要拥有极高的悟性,但儒门弟子似乎通过某种教化手段将既定的天地法则化作圣人之言流传下来,变得更加容易为人所掌控。
这是一个极佳的阶梯,有利于掌握和理解法则之力,成就元婴!
此后李尘又再尝试一法,却是运用特殊材料调配的灵墨,于纸上书写字帖,把自己的诗词转化成为类似墨宝。
“这是借鉴符道所成之物,亦可视作施法卷轴,法术卡牌!”
李尘惊讶发现,当中竟然承载着能量和意志的效应,其原理深不可测,已经远远超过微观层面所能理解的质能转换原理,也超过了结丹境界的时空效应。
至今偃道对此也没有明确的结论,只能猜测它与此方宇宙的大道本源有关,深究下去,甚至可以革新整个符道体系。
第113章 交流论道
“经典文章似乎还拥有强烈的扭曲效果,我所抄《论语》只得‘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一句,但却似乎暗合此方天地的某些法则,竟然就能够深入神魂,直指人心。”
李尘又再通过前后对比,察觉到自己作为似乎对那些儒门弟子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他自己对此也不甚精通,好在此时此刻,造化秘境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索性借此机会邀约文曲派的各位偃者登录,举行交流论道的座谈。
如今他已经被任命为造化秘境的总工,但造化宗自有大师,甚至宗师人物在,许多事情也轮不到他置喙,因此只是负责学术方面的原理建设,具体工程还是造化宗的人在负责。
李尘早在此前的数十年间就已经搭建好了机械智能架构和网络世界的理论框架,如今只是在进行进一步完善,以及往混合架构方向发展,倒也有充裕时间和精力去寻求自己的造诣提升。
造化宗同样认为他晋升元婴重要,兼修儒门之法有助于触类旁通,掌握一定法则之力。
等到神魂,法则俱全,自是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