蒯通明白,他当然明白那么做对自己这一方的好处最大,可是谁弱帮谁是有限度的,一旦那么做的次数多了,必定是要被双方同时恨上。
“先生觉得双方还能罢兵,然后一同将矛头指向我们?”
那是纯粹在开玩笑了,列国已经被灭了一次,怎么可能与秦国和解,他们哪怕是恨不得肢解了吕哲吃肉喝血,估计也只能开出一个又一个条件来争取吕哲不对另一方进行拉偏架。
“可是……邦交在于诚,我们一直将诸国玩于股掌之间,等待他们分出胜负,我们……”
“先生的顾虑我知道,但是请先生教我,除了这样,我们有可能安安生生的发展民生吗?有可能攻略岭南吗?”
“天下人……该如何看我们?着手眼前的利,渐渐地将我们的信用一次次地挥霍,恐怕要有遗祸。”
“孔子说得好,自春秋已经是礼崩乐坏,到了战国国家与国家更是再无诚信,伐与交,为的就是利。”
“总归还是要粉饰的。”
一帮人眼观眼鼻观鼻,他们完全插不进嘴。
吕哲并不是临时起意,他构思了足够久的时间,是一直等到赵国派来使节才会机会实施,虽说中间出现了一些差错,可是好歹也是走出了第一步。
说真话,人与人可以讲诚信,国家与国家也需要诚信,不过国家之间的诚信是建立在谁都奈何不了谁的前提下,若是能够为国争取利益死抱着什么诚信,那不是为国而是祸国,毕竟世界就这么大,我多占一点他就少了一点,多一点的人实力就会增强一分,所以说上善伐交?直白点说就更透彻了,就看谁实力足够又心够黑不要脸。
“那……我们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楚国使节?”
“战争状态没有解除,不用给予什么好脸色。另外,记得让一些动不动就去楚使的门外吆喝,吼两嗓子讨伐项氏以求公道什么的。”
“项伯为正使,这么做……”
“喊的就是给项伯听。多吓几次,真正开始谈判后好争取主动。”
“也好,现在我强楚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