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梁啸等人躬身领命,齐声应喏。
严助等人固然高兴,但最高兴的却还是梁啸。从来到这个时代开始,他一直在考虑如何引入西方文明的精华,这才下功夫学习希腊语,研读希腊典籍,却被东方朔再三提醒,不要在天子面前提希腊联邦制度。
他并没有因此感到沮丧,只是意识到这条路并不轻松,绝不是带回几本希腊典籍就能完成的。两种文明融合之前,相互之间的碰撞难以避免。东归路上,他一直在想如何进谏,现在终于找到了合适的切入点。
希腊人以商立国,天子要征伐匈奴,要享受人生,都需要大量的钱。对发财这种事,他肯定不会拒绝。只要他下令翻译希腊典籍,安排读书人研究希腊文化,他就别想再阻拦希腊文明汇入华夏文明。
梁啸不知道这么做会引发什么后果,但是他相信,开拓视野、放眼世界总是没有坏处的。儒家尚未独尊,华夏文明还在茁壮发展的少年期,汉武帝又是一个极具开拓精神的雄主,在这个时候引入希腊文明,阻力最小。等儒家坐大,儒生遍布朝堂,就没那么容易了。
梁啸觉得自己就像一个扳道工,在列车刚刚起程时抓住了改变其前进方向的机会。现在,他可以坐下来,细细的品一杯茶,坐看潮起潮落,养精蓄锐,加入其中,做一个弄潮儿。
第372章 千户侯
接连数日,天子召集梁啸等近臣商议。在基本战略框架商议妥当之后,天子又召丞相田蚡和御史大夫韩安国入宫商议。
接到诏书,田蚡没有直接赶往未央宫,先找到了御史大夫韩安国。一看到田蚡,韩安国就明白了他的意思,顿时觉得肩上沉甸甸的。丞相是百官之首,遇到这种大事,田蚡应该主动表达意见,他来见自己,恐怕又是肩膀溜溜圆,要让自己打头阵了。
这个丞相真是不称职啊。
虽然心里不痛快,韩安国还是很客气。在仕途上摸爬滚打这么多年,他知道什么人可以得罪,什么人不可以得罪。更何况他能重新起用,还是走的田蚡的门路。有这层情义在,他无路可退。
“丞相知道陛下召我们,是什么事吗?”
田蚡苦笑一声:“韩兄,还能有什么事?你又不是不知道,这两天宫里热闹得很,一帮年轻人,天天嚷着要拒绝和亲,对匈奴开战,把陛下说得六神无主。我虽然是丞相,却不能随便入宫,反倒不如那些人来得方便。无奈何,只得请你韩兄出马。”
韩安国抹着胡须,愁眉不展。“上次朝会,不是已经把利害说清楚了么?”
田蚡拉着韩安国上了车,示意车夫赶车。“你知道梁啸么?”
韩安国点点头。“知道,刚出使西域回来的嘛。据说在西域立了功,还带回来不少大宛良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