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皇甫嵩仍旧感到了深深的无奈。他知道,若是再这样下去,莫说击败黄巾军,他所带领的这支队伍,也将会被拖垮。
一个偏将看到愁眉不展的皇甫嵩,一咬牙,说道:“将军,贼军现在都是骑兵,机动能力非常强。若是我等一直这样追赶,恐怕只会疲于奔命。”
“我等军中尚有三千骑兵,不如先舍弃步卒,只带领三千精锐骑兵前去追赶贼人。如此一来,贼人的速度优势就已经丧失。以我军骑兵之精锐,消灭贼人三千伪骑兵,必定不在话下。”
皇甫嵩闻言,沉默半晌,才幽幽答道:“你所言之事,我早已想过。然,贼人统帅曾得桥公传授兵法,并且桥公盛赞过其人。”
“观其用兵,如同天马行空,不可揣度也。若是我等只以三千骑兵迎敌,兵力上将丝毫没有占到优势。”
“但有失误,悔之晚矣!”
那员偏将有些不服气地说道:“将军为何长他人志气,而灭自己威风?将军比之陈贼,犹如鸾凤比于稚鸡。”
“陈贼何德何能,堪与将军相提并论?以将军统兵之才,纵然只带三千骑兵,又何惧陈贼?”
“若是不如此行事,尽起三军追捕贼人,士卒疲于奔命而不得战功,长此以往,众人必然心生怨恨。还请将军三思!”
皇甫嵩闻言,也不言语,只是在心中暗暗叹息。
忽然有斥候来报,说是黄巾军再次进入巨鹿郡境内,围困巨鹿郡首府廮陶。
皇甫嵩沉思良久,进入大帐之内,向洛阳写了一封书信。
信中写道:黄巾贼虽然只有三千骑兵,却是汉室心腹大患。我有两策,可以灭贼,还请陛下抉择。
第一策,从其他各地再次调遣三千骑兵,与末将帐下三千骑兵汇合。以六千汉室精锐骑兵,剿灭贼人三千乌合之众,将不在话下。
第二策,陛下可传令冀州诸郡,迁当地豪强、富户进入各个城池,坚壁清野。贼军粮草不得补充,不出半月,必定不攻自破。
写完书信以后,皇甫嵩就让人八百里加急,星夜送往洛阳。他自己却点齐三军,想要前往巨鹿郡救援廮陶。
却不想,他的军令传下去以后,一直对他言听计从的士卒,纷纷有了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