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中郎将几乎已经是武将的最高官职了。哪怕是武官中最低级的校尉,也非常稀少,有些校尉的俸禄,甚至达到两千石。
哪怕与一郡长官比起来,也相差不远。
然而自从董卓进京,特别是诸侯并起以后,中郎将、校尉就已经开始变得不值钱,成为武将之中最低级的存在。
随着战乱的继续,不仅是中郎将与校尉,哪怕是曾经极度稀少的将军,也变得多了起来。
诸侯为了拉拢人才,创建了一个又一个的杂号将军,不断分封下去。
但是现在,诸侯刚刚并起。中郎将与校尉的权势虽然不如以前,但是对于陈旭的帐下诸将而言,也全都感觉光宗耀祖了。
毕竟,就连当初为汉灵帝,平定黄巾之乱的皇甫嵩等三个将军,他们也都只有中郎将的职位。
一番封赏下来,黄巾军中欢声震天。诸将脸上,也都是喜气洋洋。
分封完毕以后,陈旭下令,所有黄巾军去掉绑在头上的黄色头巾。
从这一刻起,陈旭以及他的手下,将不再是反贼,而是实实在在的大汉官兵。至于陈旭自己,更是雄踞一方的并州牧。
很多黄巾军拿着额头上的头巾,脸色都有些复杂。
他们曾经为了构建太平世界,付出了许许多多的鲜血与泪水。曾经又有谁能够猜到,他们最后居然还会接受朝廷的招安?
可以说,当初陈旭传下口讯,说要接受招安的时候,很多黄巾士卒心中都不愿意。他们都不愿抛弃心中的信仰,重新进入这个腐朽帝国的怀抱。
但是那些后来投奔山寨的流民,他们每个人的脸上,却都是喜气洋洋。
陈旭再三向那些黄巾军保证,纵然名义上被朝廷招安,他也绝对不会忘记黄巾军的追求。
而且黄巾军想要发展壮大,想到得到天下人的认可,就只能换一个身份,先被朝廷招安。
陈旭再三解释,这才使得那些一直跟随他的黄巾士卒们,接受了被朝廷招安的这个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