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到了董昭的目光,陈旭问道:“自我进屋以来,公仁为何就一直盯着我看?”
董昭表字公仁,他来到并州递上拜帖之时,就已经写上了自己的名字。
所以听到陈旭喊他表字,董昭心中也没有丝毫惊讶。
听到陈旭的问话,董昭答道:“使君年少而闻名天下,某虽然处于冀州治下,对于使君之威名,仍旧如雷贯耳。”
“今日有幸能够见到使君,当然要详细瞻仰一番才行。”
陈旭哈哈大笑,说道:“公仁之才,我早已知晓。如今我并州虽然兵多将广,然而似公仁这等智谋之士,却也十分稀缺。”
“公仁若是不弃,可以前来并州为官,我必定虚位以待。”
董昭没有想到,陈旭居然这么明目张胆的招揽他,感觉好笑之余,心中却有一丝感动。
饶是如此,他仍旧正色说道:“自古以来,忠诚不事二主。袁冀州待我不薄,我如何肯弃主公而走?”
“招揽之事,使君日后还请不要再提。”
陈旭却是说道:“我与本初,皆是大汉臣民。公仁不管是在冀州为官,还是来我并州为官,不都是为大汉效力么?又何谈不忠之说?”
董昭闻言,感觉有些无语。
他没有想到,陈旭的脸皮居然会这么厚。一个曾经的反贼头子,接受了招安,割据一方,居然还谈什么忠于大汉。
但是陈旭的话,毕竟占据了大义,董昭也不好反驳。只得推脱,说自己才能不够,无法来到并州为官。
陈旭也不以为意,继续与董昭亲切的交谈着。两人越是交谈,对于对方越是心仪。
董昭在陈旭身上,看到的是雄才大略,求贤若渴。不似袁绍那般,喜欢做招贤纳士的表面工作,实际上却是不能让他的手下,人尽其才。
而陈旭,却是看中了董昭的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