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关平满脸的坚定。他跪在地上向关羽重重磕了几个响头,说道:“孩儿不孝,不能与阿翁一同前往豫州。”
“然则,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孩儿若不能报答大将军之恩惠,岂不愧对阿母往日之教诲?”
“大人尽管带着阿母前往豫州便是,我自会前往蒲坂,报考太学军事分院。就算不能考上,某亦会参军为大将军征战四方,至死方休!”
忠义、倔强,几乎已经刻在了关家的骨子里面,哪怕尚未及冠的关平,亦是有着铮铮傲骨。
只不过,相比起他父亲关羽的冷傲,关平显得更加内敛罢了。然而,当他下定决心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就算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胡氏听着儿子铿锵有力的话,眼神亦是有些复杂。她既希望一家人能够团聚,又不能干预丈夫的决策。
至于儿子的选择,胡氏其实早在预料之中。毕竟她亲手将关平拉扯大,自然知晓儿子的性格以及理想。
天下大乱,关中正是最动荡、最黑暗的时刻。孤儿寡母两人,在这个乱世,以及可怕的饥荒之中苦苦挣扎,朝不保夕。
直到大将军陈旭神兵天降,迅速占据整个关中,剿灭盗匪、分发粮食、安抚百姓以后,才使得早已绝望的他们,看到了活下去的曙光。
几年过去了,关中在大将军的治理下,渡过了三年可怕的饥荒。
现如今,百姓们安居乐业,各个地方更是变得欣欣向荣。绝大多数人的脸上,都一直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他们如今的生活,甚至要远远好过天下尚未大乱的时候。
百姓就是如此淳朴,谁对我好,我就拥戴谁,愿意为他去死。满怀着热血的关平,自然也是其中的一员,一直立志能够为大将军陈旭征战四方。
这种理想,并不是关羽一番话就能改变的。在关平看来,只有大将军才能使得百姓们过上安定的生活;也只有大将军,才是真正的明主。
哪怕他一直接受着忠、义、孝的教育,也只会忠于为自己带来好生活的大将军。至于那个已经腐朽、没落的大汉,却根本不被关平放在眼里。
因为他知道,若是仰仗这个所谓的汉室,母子两人早就死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