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伯圭与主公之交情,天下人全都知晓。若此时主公袖手旁观,不发兵救援公孙伯圭,必定失天下人所望。”
“做大事者不拘小节,又何惧一时之得失?孙伯符正领兵攻打山越,纵然主公与袁绍交战,他也未必能分兵攻打豫州。”
“更何况,豫州乃四战之地,诸侯环视。主公现今虽然贵为一州之牧,却被五个强大的诸侯所包围,好似虎入牢笼,龙游浅滩。”
“若不尽早打破如此僵局,早晚必为他人所灭矣。”
“救援公孙伯圭攻打袁本初,胜则可以夺取大片疆域,扩充势力。纵然兵败失去豫州,也不过失去了一个枷锁、牢笼罢了。”
“与之相反,主公为救友人而失去基业,必为天下人所称颂。有了名声,何惧他日不能东山再起?”
简雍的一番话,使得在场众人全都心中一震,刘备更是眼神闪烁了起来。
表面上看来,刘备现在乃是一州之牧,声威赫赫,只有他自己才了解其中的艰辛。
正如简雍所言,豫州乃四战之地,关中陈旭、兖州袁绍、徐州曹操、扬州孙策、荆州刘表,这五个强大的诸侯,将整个豫州团团包围。
这种被诸侯虎视眈眈注视的感觉,并不好受。这也是为什么,刘备不但与刘表结盟,还拼命示好陈旭了。
刘备并不是个傻子,当初文昭封他为豫州牧,也不过是为了让他,成为关中和其余诸侯之见的缓冲罢了。
身居被包围的豫州之中,刘备想要发展起来非常困难。特别是豫州大量百姓流入关中,没有了人民根基的刘备,更是再无发展壮大的可能。
被诸侯包围,境内百姓又十分稀少。可以说,豫州之地对于刘备来讲,就好像鸡肋一般,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简雍的建议,无疑是非常大胆,甚至疯狂的。然而细细想来,这却是刘备现在最好的出路。
倾尽全力攻打袁绍,胜则势力扩张,有了腾飞的机会。纵然兵败失去豫州,刘备也会留下一个为救友人,而舍弃基业的美名。
在汉代,名声是个极其重要的东西。对于普通人而言,有了名声也就相当于有了高官厚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