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0页

不得不说,贾诩说这番话简直胆大包天,甚至有些大逆不道。

两郡之地可是一个非常广阔的疆域,须知历史上的东吴紧紧依靠江东六郡之地,天下三分而得其一。

更何况大汉故都洛阳还在河南尹,这两个郡城乃是整个大汉最中心的地段,一直象征了皇权、繁荣、文化。

假如丢失了这两个郡城,在政治意义上的影响,将是无法估量的。

最为重要的是,这么多年以来,河内郡、河南尹早就被经营的非常繁荣。若是就此舍弃这两个郡城,也就相当于丢弃了文昭多年的经营与心血。

若是换做一般人,根本不敢提出这个胆大包天的方略。然而贾诩对于文昭性格十分了解,知道无论自己所言如何惊世骇俗,也不会被嫉恨。

相反,自家主公乃是一个善于纳谏,善于接受新事物之人。假如手下人所言有理,很有可能会得到文昭的青睐。

与历史上的明哲保身不同,现在的贾诩却有些锋芒毕露。

毕竟,历史上贾诩虽然后来降了曹操,却在此之前设计弄死了曹操的长子、侄儿,还有麾下大将典韦。

再加上贾诩曾经帮助李傕、郭汜做下很多恶事,人生之中也因此留下了许多污点。

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曹操为人太过狡诈,心机很重。在他手下任职,稍有不慎就会招来杀身之祸。

故此,哪怕历史上贾诩日后投降了曹操,也一直少言寡语,几乎不会主动出谋划策。

相比起曹操的奸诈,陈旭无疑要宽宏、光明磊落、重情重义许多。贾诩看清了文昭的内心,知道自己只要尽心竭力辅佐他,不怀有二心,文昭一定不会辜负自己。

贾诩已经不再年轻,他也想趁着自己有生之年多多立下功劳,一则帮助文昭扫平天下,二则能为子顺后代留下更多的东西。

此时的大将军府中,所有人都在窃窃私语,司马朗更是声色俱厉地说道:“军师此言差矣,这两郡之地主公苦心经营许久,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又怎能轻易舍弃?”

“更何况,主公的宗族祠堂还在河南尹的阳武县城之中。你如此劝说主公,岂非欲陷主公于不义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