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1页

陈旭跨步上前,双手托住周瑜手臂,正色道:“公瑾兵败,非战之罪也,此事我又岂会不知?”

言毕,陈旭当即挽着周瑜手臂,进入了雅舍之内。

两人坐定,陈旭让人端来茶水和周瑜对饮几杯,而后叹道:“自宦官祸乱朝政以来,天下饥荒四起,民不聊生,百姓流离失所,尸骨盈野。”

“及至后来,百万黄巾揭竿而起,非但未能让百姓生活更好,绵延不断的战祸反而使得流民越来越多。”

说到这里,陈旭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周瑜眼神微动,忽然问道:“秦王虽然出身平民,却也乃是桥公弟子,又是名门之后,为何会投奔黄巾?”

“看到黄巾叛乱为天下带来的创伤,秦王可曾后悔过?”

陈旭闻言微微失神,陷入了回忆之中,过了许久才叹了一口气。

“我固然知道黄巾起义必败无疑,然而当时得罪宦官,遭奸人陷害险些丢掉性命,被逼无奈只得举旗造反。”

“然而,我从来没有后悔过投奔黄巾,哪怕黄巾起义为百姓带来更大的痛楚,仍旧如此。”

周瑜问道:“秦王何出此言?”

陈旭站起身来,道:“黄巾起义以前,就有流民数百万,每年被饿死的百姓不计其数,这也是为什么大贤良师振臂高呼,九州百万之众纷纷响应。”

“大汉,已经腐烂到了骨子里面,要么破而后立,要么改朝换代,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而那些参加起义的黄巾军,大多都是受压迫反抗的百姓,他们或许被有心人利用了,然而不可否认,这些人起义的初衷只是为了活下去。”

“仅此而已!”

说到这里的时候,陈旭一字一顿,神情也变得极为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