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斗知道,不久前杨嗣昌病死。
对这个结果,兵部尚书陈新甲心中是暗喜的,杨嗣昌一去,他就有机会取代其在皇帝心中地位了。
所以锦州之战,就是陈新甲重点表现时机,对此,他极为重视。念及援兵未至,特别王斗未到,还专门发塘报给前线的洪承畴,前后交待:“忠勇伯兵未至,不可浪战!”
这点上,洪承畴当然明白,与陈新甲并无分歧,不过在援兵到达后的方略上,二人却起了冲突。
洪承畴认为,东虏乃大凌河故伎,为免重蹈覆辙,所以决定宜战且守,切不可分兵,以免被各个击破。
兵部尚书陈新甲则认为,此前辽东兵迎敌屡有截堵,锐往可乘,加之援兵多有编练新军,战力大有可观。更有强悍无比的靖边军在,情形与往年大为不同,所以他召集众幕僚,制定了一套新战术。
陈新甲的战术,就是援兵到达后,大军分四路进攻。
第一路,出塔山城,趋大胜堡,攻清军西北。
第二路,出杏山城,抄锦昌堡,攻清军之北。
第三路,出松山城,渡小凌河,攻清军之东。
第四路,主力出松山城,攻清军之南。
这套战术方案,遭到洪承畴的断然拒绝,二人公文塘报往来,闹到皇帝那去,朝中各员,多有争议者。
陈新甲立功心切,除游说皇帝及各大要员外,王斗这个强悍的大将,自然也是其重点拉拢对象,所以有了张若麟一行。
作为本兵的头号心腹,张若麟自然义不容辞,担当了这个说客。
听张若麟说完前因后果,王斗沉吟,面对倾国而来的清兵,洪承畴持重是对的,不过持重得十几万人聚在一起,就不对了。
陈新甲的方略,有些冒进,不过也有可取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