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第 121 章

[三国]兴汉 剑鸣如歌 2245 字 2024-01-03

念此,他带着两名士兵上前去。

门口的下人拦了下来。

凌寒身着便服,对方自然认不出。又因未来前途未卜,他语气颇为不善道:“你是何人?可有拜帖?”

身后的士兵道:“放肆!”

凌寒抬手,表示不必计较。他看向对方道:“请前去通报一声,就说长沙王来此。”

“长、长沙王……”

那人听了吓得猛一哆嗦,双腿开始发软。他万万没想到,眼前之人竟然就是大名鼎鼎的皇长子。

慌里慌张地俯了俯身,他连忙向府里跑去。

不多时,一位面带英气的青年从府中走出。

来人一身青衫,分明是士人打扮,却与寻常的士人大不相同,没有半点儿的苍白体弱之感——君子六艺中虽有射御之术,可大部分士人,却会因加冠后弃置一旁而显得文弱。

不论相貌,单说气质,徐庶倒是与周瑜有些相似。

半文半武。只是少了几分温润,多了几分凌厉。

徐庶走下台阶,庄重地行了一个礼:“草民徐庶,拜见殿下。”

凌寒听了不由问道:“先生在荆州身担要职,又何以自称草民呢?”

徐庶答道:“只因是荆州之臣。如今襄阳已被殿下攻破,徐庶自然便成了白衣。”

凌寒微微拧眉。

徐庶道:“殿下若是不弃,不妨入寒舍小坐片刻。”

凌寒犹豫了片刻。

他原本就是想入徐府的,可徐庶方才的话反而让他生出几分警觉。襄阳城破,徐庶便成了白衣,倒像是只肯效忠刘备的意思。

不过……就算徐庶会武,自己也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人。跟来的士兵都是好手,府门不远的地方还有巡逻的其他士兵。

再者,刘备已死,徐庶又是至孝之人,岂会置他母亲的性命于不顾,冒着风险行刺自己呢?

凌寒于是颔首,随徐庶进入府内。

同时暗暗觉得,自己现在似乎也有几分多疑了。

或许也并不值得奇怪。

凌寒努力地想要改变这个时代的人们,的确改变了不少。然而与此同时,要说这里的人不对他产生一丝影响,又怎么可能呢?

入府落座以后。

凌寒直截了当地问:“本王有一事想要问询先生。”

“不知先生心里真正想要追随的,究竟是刘备,还是汉室呢?”

徐庶闻言,似乎早有所料,右手捋了捋那堪堪三寸的胡须,道:“既非刘备,亦非汉室。”

凌寒一愣。

徐庶站起身,俯首道:“徐庶想要追随的,自始至终皆是殿下。”

他缓缓解释道:“当初,只因家中老母生病,不便远行投奔殿下。刘玄德为汉室宗亲,长居荆州,同样有仁义之心,草民便暂且为他做事。”

“后听闻殿下为诸侯所害。草民以为,唯有刘玄德接管荆州,西结益州刘璋,东盟殿下旧部,合力北伐,方能攘除奸凶。”

“其后又听闻,殿下幸免于难,而刘玄德欲与殿下为敌。自此,草民便托病不出。”

凌寒着实有些惊讶。

不但惊于徐庶对自己的追随,还惊于徐庶的豪爽坦然,直接将心中的这些话说了出来。

换作其他士人,大抵不会如此。

凌寒正欲为他封个官职。

这时,徐庶又道:“草民毛遂自荐,敢请为殿下出使益州。”

出使益州?

思索片刻,凌寒恍然,知道对方为什么会突然跳到这件事上了。

他虽然口口声声说一直想要为自己做事,但因为错跟了刘备,实际上行的是与自己为敌之事。

对徐庶来说,或许只有先立下一些功劳,才能从容地跟随自己去扬州。

凌寒问道:“先生可有把握?”

徐庶道:“先前荆州与益州互通书信一事,皆由草民负责,草民对于益州的士人集团也多有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