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心中定然奇怪,为何我会和你说这些。”
敬晖说罢,负手而立,发出一声轻叹道:“你是狄公所看重的人,而我与桓彦范和崔玄暐,都曾受过狄公的恩惠。狄公当初谏言陛下扶立太子,其实也是深思熟虑。
只可惜,狄公去岁突然故去,使得他未能所有事情安排妥当。
想来他与陛下也提过这件事,所以陛下才会不惜亲自为令尊助阵,前往西京,同时还把太平公主和相王带走,实则是希望太子能够趁此机会,在洛阳有所建树……
我也希望太子可以平稳过渡,但是朝中有些人,只怕未必愿意如此。
青之,说这些,也是要提醒你……日后你要面对的危险,恐怕是你从未面对过的。所以你要打起精神,务必要完美的解决那些和蛮叛军,这对你而言非常的重要。”
杨守文听完了敬晖这番话,突然明白了!
武则天此前任命他都督八州兵事的时候,并未想到有和蛮人的介入。
虽然杨守文成功平定了飞乌蛮,但对他而言,这个功劳还不足以让他可以立足朝堂。
杨守文需要更大的功劳,需要更大的名望。
虽然以前杨守文在文坛上有些名气,可一旦步入朝堂,他那些名气并不是很重要。
有唐以来,那些名臣大都有极高的文化素养。
可是他们能够立足朝堂之上,更多的是依靠自身的功勋和能力,而非是几首诗词。
这,是一个资历。
恰恰杨守文就欠缺这个资历。
如果武则天想要提拔他的话,首先要考虑他是否能够服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