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天子勤王令刚刚传到太原,李渊便开始在太原郡大举招募士兵,一时应募者踊跃,短短两天便募集了一万军队,在进行简单的编队后,李渊便亲率一万军队作为后军,跟随云定兴向娄烦关进发。
在李渊的大旗之下,年轻的李世民身穿明光铠,头戴血鹰盔,胯下一片雪龙马,手执一杆五十斤重的马槊,今年李世民已经十八岁了,当长兄李建成长年在外,李世民便渐渐成了李家的顶梁柱,成为他父亲李渊的左膀右臂。
他低声对父亲道:“父亲,我们这次招募的一万军队没有经过严格训练,还是一群乌合之众,在战场会一战即溃,不能听从云将军的安排去前军,我们一定要坚持为后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军队完整。”
李渊点点头,“吾儿说得有道理,我只是担心一直为后军会引人非议。”
旁边长史裴寂笑道:“李公何必在意别人的看法,我们是去勤王,关键是态度问题,只要我们态度诚恳,积极勤王,就算没有和突厥军一战,天子还是会赞赏李公的忠心,至于和突厥军会战,天下有这么多军队前来勤王会战,也不缺李公这一军。”
李世民笑道:“裴世叔说得有道理,不过样子还得装一装。”
李世民又对父亲李渊道:“父亲,孩儿愿率一支斥候为先锋北上,打父亲的旗号,这样父亲就算为后军也不会被人非议了。”
裴寂赞赏道:“公子此计极妙,只要前方有李公之军,又是公子亲自率领,确实可以堵住很多人的嘴!”
李渊略略沉思片刻,终于同意了儿子的请求,点点头,“二郎自己小心!”
“孩儿明白,请父亲放心!”
李世民纵马向北奔去,只听他大喊道:“斥候军跟我来!”他带着一队三百人的骑兵斥候向北方疾奔而去。
裴寂望着李世民的背影笑道:“二公子果断敢为、智勇双全,却又如此年轻,将来必成大器!”
李渊淡淡道:“他还不行,和大郎相比他还差得太远,就算是天纵奇才,但若缺乏逆境磨练,依然难成大事。”
经过十万隋军连续十天的强攻,楼烦关终于摇摇欲坠,守关的突厥军队已经坚持不住,但此时隋军已付出近三万人伤亡的惨重代价,连大将军薛世雄也被一块滚石砸中,身负重伤,薛世雄军队被迫撤到楼烦关二十里外,改由云定兴前来继续攻城。
这天上午,李世民率三百斥候来到楼烦关下,在刺眼的阳光下,他搭手帘细看关隘,感觉有点不太对劲,关隘上竟然没有看见一个突厥士兵。
“或许突厥人躲在城墙背后吧!”一名斥候在旁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