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的话,传出去肯定会有人说闲话!
但也不能拖到所有兄弟都说完,那样,也会显得太子没有担当。
一般而言,这种事情,刘彻认为,第三个发言比较妥当。
于是,他就静静等着其他兄弟的反应。
几乎只是一眨眼的功夫,刘彻就见到,常山王刘非“拍案而起”,迅速出列拜道:“儿臣常山王非启禀父皇:赵王刘遂大逆无道,行事放肆,不可以承宗庙,儿臣以为,当下有司,按律论其如法!”
这杀气腾腾,毫不掩饰的话语,让刘彻感觉脖子都有些发凉。
但同时,也在心里骂了这个家伙一句“煞笔”。
道理很简单,汉室天下,最讲脸皮,哪怕天子恨某个诸侯王恨得牙痒痒,那面子上也会一团和气。
当初,刘濞的太子遗体被送回吴国,刘濞直接对前去送还遗体的使者说:“死在长安,就葬在长安罢,何必送回来?”
将太子遗体送回长安,生生的把朝廷的脸面抽的啪啪啪响。
更是从此不再朝觐长安。
都这样了,汉室朝廷却默认了刘濞的选择,甚至于赐其几仗,使其不朝长安。
假如这个例子比较远,很多人都不记得了的话。
那么,发生在眼前的事情,总该能让刘非长点记性罢!
刘濞授首以后,天子刘启,假惺惺的对群臣道:“吴逆虽无道,朕不可无情,其令大臣于吴王宗室,择一贤者,其嗣吴国宗庙香火!”
话音未落,窦太后一封懿旨就到了——吴王虽长,然其无道,安可续其宗庙?
然后这事情就没有然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