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可是石渠阁上,你们荀子学派这么玩,传出去,国家的脸往哪里搁?
但在刘彻身侧侍奉的汲黯却是适时的为朱文解释道:“陛下,荀子学派皆戴此新儒之冠,据说其意本是要与其余儒家诸派区分开来,以示己身,非高阳之酒、徒也!”
刘彻闻言,这才释然。
高阳酒、徒这个梗确实是如今儒家发展路上遇到的最大障碍了。
你可以想象这样一个场景:某位儒生与其他学派的人辩论。
无论这位儒生口才如何出众,知识如何渊博,道德如何高尚。
而他的对手如何不堪。
只要掌握这个梗,就绝对可以让那个儒生哑口无言。
譬如这个儒生说:“孔曰成仁,孟曰取义……”
“汝高阳酒、徒乎?”
这个儒生又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汝高阳酒、徒乎?”
“子曰……”
“汝高阳酒、徒乎?”
基本上,只要你舍得节操,那么儒生就永远无法战胜这个梗。
原因很简单,这是大汉帝国太祖高皇帝的金口玉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