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彻微微清了清嗓门,然后轻声说道:“朕闻之,夏之政忠,忠之蔽,小人以野!故殷承之敬,敬之蔽,小人以鬼,故周承之以文,文之蔽,小人以薄,若救薄莫若以忠,三王之道循环,终而复始!”
这也是世界举世公认的真理。
诸子百家都接受的说法。
三代之治,本质上就是三种选择。
诸子百家的区别,只在于你是从夏、商、周,哪一个三王?
譬如,儒家崇周,黄老从商,而墨家以夏政。
当然了,怎么理解夏商周的政体,那就是另外一回事情,完全可以自由心证。
毕竟,现在,已经无人知道,夏商周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情了。
人们所知的,只有自己想象中的夏商周。
这给了诸子百家极大的发挥空间,但也造成了很多问题。
就像刘彻说的,夏的道,忠厚淳朴,但忠厚淳朴必然导致百姓和诸侯,没有礼仪,所以,商修补了夏道,改用威仪和敬畏来统治天下,这又使得百姓迷信鬼神,所以,周用礼仪治世,礼仪的毛病就是虚伪,虚伪使人夸夸其谈。
所以,又绕回了夏道。
夏以忠。
忠的意思就是淳朴而简单,也可以理解为俭朴和实干。
这种类似的议论,由贾谊率先发起。
作为攻仵和攻击秦朝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