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不宜迟!”
“夜长梦多!”
“我这就出发,先见到二哥跟小妹再说!”
曹信等不及。
距离二哥寄信已经过去半年,虽然从信中来看,曹义那边素来安稳,没什么危险。
但不可不防。
早去早好。
“好!”
“那你快去!”
“一切小心!”
曹仁这次也没二话,其实,相较于师父段冲,他更相信弟弟曹信这个‘谪仙’的本事。
曹信不墨迹,将信收起,冲曹仁道:“这件事先别跟娘说,等我回来。”
“嗯!”
曹仁应下。
当即,曹信出曹家庄,唤来神凋,一飞冲天,直奔上京!
……
时值六月,阳光明媚。
这日,清晨。
杨义一脸漆黑,回到郑国公府后街的住处。
这里是一处杂院,住的都是国公府的下人,杨义资历一般,只占了一间背阳的倒座房。
但毕竟是寸土寸金的上京,有一单间,能遮风能避雨,就已经很好了。
杨义也很满足。
在今年以前,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自己能多活两年,多存些钱,最好能看到妹妹长大成人。
至于自己。
从小落下的毛病,一个病秧子,早就不指望。
唯一的遗憾,是临死前可能都见不到家人。
但没想到,不经意间,转机降临。
“江湖旬报!”
回到屋里,杨义拿起这半年翻看无数次的报纸,特别是上面的‘寻人启事’一栏,心里欢喜充斥,满是希望。
自天福三年,跟家人失散以来。
杨义一面拉扯妹妹,艰难求生,一面也在担心当初说散就散的家人们的安危。
一转眼。
七八年过去。
万万没想到,自己会以这种方式重新获得他们的消息。
“西京府。”
“曹家庄。”
“他们过得很好,也一直没放弃找我、找喜鹊。”
“咳咳——”
杨义咳嗽两声,眼中明亮。
他在年关刚看到这份报纸,刚看到寻人启事的时候,随后几天,就多方找人打听过《江湖旬报》的底细。
大致了解。
《江湖旬报》,背景不凡,甚至连朝廷各大衙门都得订阅。
能在这样的刊物上,登载一则‘寻人启事’,而且还是每一期都登,一登就是半年、一年,据说花费的钱银数以千计。
这在杨义看来,是天文数字。
舍得花这么多钱,说明家里现在条件很好。
“咱家现在也成老财主了!”
杨义心里充满希望。
看过旧报纸,将脸上、身上收拾妥当,又换上干净衣裳,就带着前几日写好的第二十四封书信,走出去。
他还要继续寄信。
再顺便去问问前面二十三封信有没有寄出去,寄到哪了。
“上京到西京。”
“这中间五六个省呢。”
“没那么快。”
杨义也很着急,但他安慰自己不要急:“信寄过去,爹他们再过来,一来一去,怎么也得大半年。”
因此杨义稳住心态,慢慢等。
但是。
在外面转悠半天。
第二十四封信寄出去,前二十三封信仍未有回音。
杨义逐渐也变的心焦。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在时下的大梁,想要从上京寄信往西京,花费不菲。
杨义七八年积攒的家当,已经搭进去一半。
他担心,万一家财散尽,仍无回应,那时该怎么办?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
对杨义而言——
自己是病秧子。
妹妹年纪太小。
身上可不能没有钱。
是以。
欢喜——期待——等待——焦虑。
不断循环。
半年来,越往后,越磨人。
这日过半。
杨义拖着疲惫身躯从外归来。
刚一回来。
就有同住一院交好的一位老大哥‘王柱’迎面跑出来,一见他,就忙道:“小杨,你回来的正好,屋里有人找,说是你弟弟,人高马大,看着不像普通人,你快回屋看看。”
“弟弟?!”
杨义愣住。
脑袋嗡嗡,一片空白。
随后,他就看到,老柱叔身后,走出一人。
青衣裳!
高个子!
腰上挎宝剑,好生气派!
“你——”
杨义看着,完全认不出这是哪个弟弟。
天福三年失散的时候,三弟曹礼十岁,四弟曹智已故,五弟曹信六岁,六弟曹温已故,七弟曹良四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