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陶节夫的经验看是守不住的。

尽管小高骁勇善战,河中府防御力也不差,但区区两万不到的兵力,要抗住背水一战的察哥部十四倍兵力,那真的很玄幻。

高方平那离经叛道的想法陶节夫虽然能看懂,他小子是甘愿作为肉盾咬着察哥撕逼,为刘延庆和种师道部收复北方、抢秋收粮食创造战机。这很重要,因为若不在秋收前收复大部分失地,那意味着手里有粮食的西夏军虽然被动,却也接近满状态复活了。

在西夏主力仍在察哥手里的时候发生这事,那真不是好事,真要如同以往几次宋夏之战一样,打成数年的持久战,一举掏空国库,杀灭西北的每一丝生产力。

所以高方平看似在赌国运,却也实在不得已而为之了。目下种师道部基本已经完成了高方平下达的作战任务,同时基本维持住了对察哥部的战略合围。

但是到此,种师道部也不能动弹了。因为他还要谨慎和长城以北的卓洛军司对持。

那么最好情况是:刘延庆的汾州会战、以及银州会战,必须在短时期内、小代价情况下完成,从而做出战略机动,分兵南下、配合种师道部对察哥部主力骚扰,以减轻高方平部守卫河中府的压力。

一旦做到这样的战略平衡,陶节夫就有信心于明年开春之际,击败察哥部主力于大宋腹地。

想是这么想的,但所谓的报喜不报忧陶节夫和张叔夜们也会。

现在他们只找着好听的消息说给赵佶听了,而故意隐瞒高方平部的危险,这就是各位目下各位相公达成的政治协商。

否则啊,以蔡京为首的相公们早前真被赵佶吓到了,赵佶不是逃避那么简单,梁师成有秘报送给蔡京和张叔夜,说官家有撂挑子倾向,想传位给京兆郡王赵桓。

妈的虽说赵桓是嫡长子,合理合法的继承人,此点没人敢说。但那就是一个孩子啊,真到了哪一步,就是王皇后变太后听政,以小高那头鲨鱼和皇后娘的关系,又是赵桓的实际师傅。那么就连张叔夜也都当心,那头小鲨鱼在不定性的轻狂之际过早当权,有一群人要哭瞎。

于是就这么的,以蔡京为首的人的意见就这样:别在吓唬皇帝了。别让小魔王过早的“少年得志”……

十月初,轰轰烈烈的河中府攻防战正在进行时。

看似察哥部已经和高方平部进行了大小战役二十三次。但是双方都心理有数,还没有真正的热身,没进行竭撕抵里的大撕。

双方都还处于试探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