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幕后的权势直接体现到台面上来的作用,让人飘然不可自拔,又有点虚幻不够踏实的存在感。
很多年后,我得以大权在握,再临此地,重新接触到折断尘封的旧档之后,不由的会感叹,当年的机缘和运气使然,居然在人生起步的阶段,躲过了这么一次半途而废的灾劫。
第143章 变闻
五六月份的入夏,正是信风初起,经过漫长的等待和蛰伏,往来北地的航路,开始回复全盛的时节,只要能够进入合适的航道上,信风和海潮就像是自动运行的高速公路一般,将行船的人客货物送到你任何想要去的地方,哪怕是极北的冰原之地,只要你有合适的人手和准备,也不再是另大多数人止步的畏途。
经过数百年繁忙的运作,唐人的海商们,已经适应和改造了这些航路上每一个细节,风险也被控制到了一个向当地的程度,这又造成了近岸中小船舶的短途航线和近海捕捞业的兴盛。
事实上,这些贯通南北沿海地区的航线,一年四季大部分时候,都是适宜航行的,只是顺风顺水的世界,和往常时节,甚至逆风的时节,各种的运营成本,肯定大不相同的。
因此在一年几度的信风之期以外,除了特定的官船和客舶之外,也就是一些垄断性或是高利润的专船,可以继续跑下去。当然了,像我家这种不用考虑运输成本,随时随地向夷洲送人的,肯定是个例外。
随着日渐繁忙的海路带回来的,还有关于北地的一系列消息,比如:
安东藩与平卢道的战争已经到了尾声,洛都朝廷发河北以东诸镇兵马的征东战役,以双方打的筋疲力竭,最后只换了延边几个城寨的易手而告终。
所谓的南下战役,在淮北设了行营之后,却像是陷入泥潭之中一般,至今尚未有个分晓,然而,最初呼人意料的事情发生了。
登州城被攻破了,严格说是大名鼎鼎的登莱镇,与海藩关系最亲密,号称北地第一口岸,自成一体行同一个小王国一般的登莱镇,就这么被洛都派出的一位,根本名不见经传的将领及其麾下军队,给夺取了……
这让很多人感叹之余,却有些无动于衷了,毕竟岭外发生的事情,对她们来说有些遥远,更别说陌生的北地。
不过对于大量参与经营的南海社来说,就不是一个利好的消息了,十几家与北地的登莱镇相关产业,或是拥有份额的商社行会行情大跌,作为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所发行小额凭票和债单,像是跳水般的一日数变,狂降不止。许多人就在这一个消息之后,蒸发了成千上万的身家。
眼下的汇源号,也有资格发行债单了,虽然名气不显,未必有多少人青睐。不过对我来说,更要进的是另一件事情。
宗藩院被一再推迟的聆讯会,终于要召开了,我作为天目山下的遇袭事件、梅山行馆的围攻事变等诸多事件的见证人兼参与者,也在受邀的范围之内。
按照宗藩院里的基本法则,诸藩之间的竞争,是被一定程度上允许和鼓励的,以保持这些藩家之间,优胜劣汰的活水之势,同时还能加强他们对于国朝中枢的依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