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此后世代流传下来的花氏,也算在大唐军中是个源远流长的将门世族,而可见当时的奢华炫赫了。
只是在乙未之乱中,作为龙武系留下的外臣渊源和党羽之一,花氏一族也难以独善其身。因为以内班身份掌握宫闱门禁,而为当时的疯帝一党所忌,几乎在发动宫变的第一时间,就和其他被重点清除对象一起满门屠灭。
最后,只有一个远出北庭为使臣的旁支花用吉仅以身免,成为了花荣这一脉的先祖,而在承光再起的新朝中,追恩承袭了爵位和旧勋。
当然了,因为缺乏底蕴和人脉的缘故,这些勋位和爵级也没能保留传续下来,到了花荣这一代,也只剩下一个射生将的号名衔,然后以善射的绝技效力于卞军之中,做了卞军十一镇的白河镇镇将。
虽然说一度在南北征战中,转战敌后截粮断道而大放异彩,得到了奋威将军的头衔,但他所属的军序,还是正面决战当中,遭到了惨败和覆灭的命运。
只有他这些游散在外的残余力量,被重新收并起来,去支援岌岌可危的南线,然后就在半途当中,就听到大谷关陷没的消息,这支仓促凑起来的援军顿然惊哗,未遇敌而自先大溃而走。
花荣被过卸载乱兵力,一路狂奔鼠突的逃回到洛都城下之后,又被重新收编去守城,经历了惨烈的洛都攻防之后,他们还是迎来了,那些南军从南北两面破城而入的结局。
如同噩梦一般的惨烈巷战与逐段城头的往复争夺,几乎流尽了这些北国健儿的血泪,然后大元帅府决定在城中放火,而退往诸内城继续战斗。于是,和那些失去联系的残余部伍一样,包括的花荣在内好容易幸存下一小股人马,及其所在的城角位置,因为大火胡包围和困阻,无意间成了被敌我皆遗忘的角落。
依靠城墙内贮藏的食水,他们一直坚持到了敌人遭到惨痛失败的那一天,也亲眼看着那些狂潮一般的胡马儿,是如何肆虐于野的。然后,这只小小的孤旅也重新回到了国朝的序列之中,但却已经是物是人非。
然后,又发生了许多事情之后,有些心灰意懒的花荣,才得以出现在这只刺杀敌酋的序列当中。
按照国朝方面鼓励他们的说辞,这盘踞淮东的一隅之敌,几乎全部维系在某人一身之上,一旦有变就是内部崩解离析的开端,则国朝乘势削弱此大患亦。
费劲了千辛万苦,混在那些胡马儿当中,一鼓作气冲入了兖州的境内,又躲藏和蛰伏了些时日,好容易取得了地方上潜伏的联系和协助,才有了后来发生的事情。
虽然,顺势而下很快就中途弃船登岸,但还是不可避免的撞上,附近庄上的巡护队。
他们都是百战无悔的老兵,并且在担下这个狙杀敌酋的任务之后,就已经有了必死的决意和心理准备。
因此,对他们来说事败不成,在逃亡的路程中,杀人灭口是很容易的事情,击溃这些装备训练,都乏善可陈的巡护队,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但是他们显然低估了淮东治下,军管体制内的动员效率和响应速度,只是开了个头之后,光是面对面对闻讯前赴后继赶过来的各种地方巡护和团练武装,就让他们实在有些杀不胜杀而疲于应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