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炮!”
十二月初五,兴隆河西岸,经过数日的准备,伴随着军官的怒吼,上百门各式火炮对准河对岸的清军阵地展开猛烈炮击。
尽管其中的红夷大炮数量减少,但清军阵地还是被炸得人仰马翻,清军将士躲在盾车后面瑟瑟发抖,祈祷着炮弹不要落到自己身上。
他们的炮手一开始也尝试着还击,但在他们开炮以后马上就成为明军炮兵的集火目标,火炮连同火炮周围的一片都遭到了众多炮弹的光顾。
清军炮手在猛烈的炮击下发出鬼哭狼嚎,也顾不上那些宝贵的火炮了,将火炮抛弃在阵地上,四散而逃。
一发实心弹精准击中了一门佛朗机炮的炮管,那变形的炮管在一道刺耳的碰撞声后翻转一百八十度高高飞起,重重砸在一个躲闪不及的炮手身上,直接就将那炮手砸成肉酱。
在炮击的同时,众多明军将士在盾牌的掩护下合力将一艘艘简易木筏抬到河边,顶着不时从头顶上飞过的炮弹爬上木筏,奋力划向对岸。
这些木筏正是明军这连日来准备的渡河工具,木筏造价和工期要远比小舟更低,因此明军采用了这种最为原始的工具。
不过木筏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士兵们在登上木筏以后将直接暴露在清军的远程火力之下,只能凭借着他们携带的盾牌来保护自己。
但这并不能保护木筏上的每个士兵,眼见明军企图渡河,清军坐不住了,他们非常清楚一旦明军登陆上岸,兴隆河防线的失守将会是时间问题。
因此,清军顾不上那炮击,纷纷从盾车后面探出身子,朝河面上的明军射箭放铳。
一时间,清军一方箭矢铳炮齐发,兴隆河面上的明军损失惨重,那些还在划桨的士兵悉数被射杀,惨叫着一头栽进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