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朱厚照不免有些唏嘘,想起了一个快被他遗忘的人:
“犹记得当年,有个叫何景明的文官,此人与汪守静简直就是两个极端,一者清廉耿直,一者谄媚无德。”
“何景明才华不俗,德行亦从未有亏,但此人仗着给我讲过几天学,就在我面前颐指气使,大放厥词,最后让我给打发去了居庸关。”
“自以为忠心耿耿,一心为国为民,却胆敢藐视皇权,此类人可用,但不可重用。”
上前拍了拍朱启元的肩膀,意味深长的道:
“忠诚,才能,德行,都不是考量一个臣子的最大标准,毕竟人性是最难捉摸透彻的。”
“如何用人,用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臣子可以提拔重用,什么样的臣子需得适当打压,都要从皇权的角度出发,多余的个人看法只会影响了你的判断。”
“好好想想吧!”
言罢,径直转身离去,留下朱启元一人静静的思考着。
朱厚照的话对朱启元意识的冲击太大了,第一次明明白白的看清楚皇权的残酷性,他需要一段时间来吸收消化。
.......
朱厚照出关了,新的大朝议开始了。
金碧辉煌的奉天殿上,群臣早早就等候于此,文臣以首辅杨一清为首,武将以英国公张懋为首,队伍排列整齐。
“陛下驾到......”
伴随着一声尖锐的大喊声响起,朱厚照带着朱启元,刘瑾,迈着龙行虎步出现在群臣眼前。
往龙椅上一坐,皇威弥漫,不怒自威。
目光扫视一圈,群臣手里无不拿着事先准备好的奏本,看来今天有的忙了!
不过这也在他的意料之中,大明晋升中千世界,带来的变化太多了,需要处理的事情自然也多。
一些小事情,朱启元这个皇长子就能处理,而有的事情,非得他这个皇帝点头不可。